时间: 2025-04-26 12:06: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06:22
《宪丞裴公上洛退居有寄二首》
鸿在冥冥已自由,紫芝峰下更高秋。
抛来簪绂都如梦,泥著杯香不为愁。
晚树拂檐风脱翠,夜滩当户月和流。
自嗟不得从公去,共上仙家十二楼。
瘦如仙鹤爽风篁,外却尘嚣兴绪长。
偶坐几回沈皓月,闲吟是处到残阳。
门前立使修书懒,花下留宾压酒忙。
目断琼林攀不得,一重丹水抵三湘。
在深邃的天空中,鸿雁已经自由飞翔,紫芝峰下,秋天更显高远。我抛下那些如梦般的官帽,泥土上杯中的香气并不让我愁苦。傍晚的树影拂过屋檐,微风送来翠绿的凉意,夜晚的滩水在门口,月光与水流交融。我叹息无法和你一起去,仿佛要共赴仙家那十二层楼。
我瘦得像仙鹤,轻松自在,却仍被世俗的纷扰所困。偶尔在明亮的月光下坐几次,随意吟唱,直到夕阳西下。门前的书信难以寄出,花下的客人让我忙于斟酒。眼望那琼林,却无法攀登,仿佛重重的丹水阻隔了通往三湘的道路。
作者介绍:吴融,唐代诗人,以其清新秀丽的诗风著称。生活在唐代中期,受到了当时文人文化的影响。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吴融隐居生活的时期,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世俗生活的超脱。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追求。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抒情,展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及对生活的感悟。首联以鸿雁的自由引入,表明诗人渴望超脱的心情,接着通过描绘紫芝峰下的高秋,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高远的意境。作者用“抛来簪绂都如梦”一句,表达了对权位的放弃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体现了道家思想的影响。
中间部分,作者描绘了晚树、夜滩的景象,展现出一种宁静与和谐的生活状态,进一步加深了对超脱的向往。而“自嗟不得从公去”则流露了对朋友的思念与无奈之情。最后两联通过对月下吟唱、花下待客的描写,表现了隐居生活的闲适与自在。然而,诗人最终仍然感到与理想境界的距离,表现出一种无奈与追求之间的矛盾。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自由与理想生活的追求,对朋友的思念,以及对尘世困扰的无奈之情,体现出唐代文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坚持。
诗词测试:
诗中“鸿在冥冥已自由”所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抛来簪绂都如梦”中的“簪绂”指的是什么?
本诗的主题是什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