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5 16:11: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5 16:11:52
寄鲍府教宏博
车若水 〔宋代〕
漆文虫章孔壁冷,
秦烟不烬收余鑛。
人心万古无代谢,
六龙当天枢极炯。
赤帝芟蠃能几年,
丛葭乱苇书千千。
商盘周敦赝今古,
魏殿吴宫凿后先。
汗将九牛牵不上,
从容一丝经万象。
百年文献来典误,
我欲盟君分石渠。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冷清的书房,墙壁上有虫蚀的痕迹,秦代的烟尘已然消散。人心在万古长河中没有变化,六龙在天上运转,光芒四射。赤帝(传说中的帝王)能统治多久?丛生的芦苇中书写着千千的故事。商朝的器物与周朝的典籍流传至今,魏国的宫殿与吴国的宫殿也在历史的长河中交错。即使汗水无法牵动九头牛,但我依然从容不迫,能够包罗万象。百年的文献常常误导我,我想要和你一起分担这份智慧的责任。
车若水,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被记载,主要以诗歌闻名,风格清新自然,常表达个人情感与对社会的思考。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文人对历史文化的重视和对古籍的追寻,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以及对知识的渴望。
《寄鲍府教宏博》是一首意蕴深厚的古诗,诗中通过对历史的描绘与人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知识和文化的追求。开篇以“漆文虫章”描绘出一幅冷清的书房画面,暗示着文化的衰落与历史的沉重。接着,诗人提到“人心万古无代谢”,表明人心的恒定与历史的流转,具有深刻的哲理性。
在描绘历史的同时,诗人也将目光放在了未来,“我欲盟君分石渠”,表达了对知识传承的期待与责任感。整首诗结构严谨,情感真挚,既有对历史的追索,又有对理想的追求,体现了宋代文人对文化的尊重与思考。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与对知识传承的渴望,强调人心的恒久与文化的流转,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理解。
诗中提到的“漆文虫章”象征什么?
A. 冷清的书房
B. 文化的繁荣
C. 时间的流逝
D. 人心的变化
“百年文献来典误”这句的意思是:
A. 文献非常准确
B. 文献常常误导
C. 文献数量庞大
D. 文献影响不大
“我欲盟君分石渠”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愿望?
A. 对权力的渴望
B. 对知识传承的渴望
C. 对财富的追求
D. 对历史的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