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1 16:43: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1 16:43:28
笑唤枯筇蹋夕阳,
探春聊作静中忙。
高枝鹊语如相命,
幽径梅开秪自香。
苔蚀断碑惊世换,
钟来废寺觉城荒。
谪仙未必无遗恨,
老欠题诗到夜郎。
我在夕阳下轻声呼唤,枯瘦的竹杖轻轻踏地,
在静谧中忙着探寻春天的足迹。
高高的树枝上,喜鹊在喧哗,似乎在讲述着命运,
幽静的小径上,梅花悄然绽放,散发着独特的香气。
苔藓侵蚀了断碑,让人惊讶世事变迁,
钟声从废弃的寺庙传来,感受到城市的荒凉。
被贬的仙人未必没有遗憾,
我老了,却仍然渴望在夜晚写诗。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和爱国者。他一生经历了南宋的国破家亡,作品以爱国、忧国情怀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而著称,风格多样,兼具豪放与婉约。
《昭德堂晚步》写于陆游晚年,他在诗中表现出对往昔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感慨。身为谪仙的他,内心充满了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思考,诗中融合了对自然的热爱和人生的哲理。
这首诗展现了陆游在晚年时的深刻思考和对生活的感悟。前四句描绘了夕阳下的宁静与自然的美好,表现出一种淡然的生活态度,“笑唤枯筇蹋夕阳”,在夕阳的余晖中,诗人以轻松的方式与自然交流,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接下来的“高枝鹊语如相命”,则通过喜鹊的鸣叫引发对命运的思考,透露出一种宿命感。
后四句则转向对历史的沉思,“苔蚀断碑惊世换”,对历史的变迁感到震惊,感慨时间的无情与世事的变化。在“钟来废寺觉城荒”中,诗人听到钟声传来的寂静,与废弃的寺庙形成强烈对比,表达了一种对曾经繁华的怀念和对现实的失落感。
最后两句“谪仙未必无遗恨,老欠题诗到夜郎”,将个人的情感与历史的变迁结合,表现出诗人对自己命运的无奈与遗憾,体现了他对诗歌创作的热爱和执着。
整首诗歌通过描绘自然与历史的变迁,反映了诗人对生命、命运和时光流逝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和对诗歌创作的执着。
诗中“枯筇”指的是什么?
“苔蚀断碑”中的“苔”象征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陆游的《昭德堂晚步》和杜甫的《春望》都反映了诗人对历史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思考。陆游更注重自然与内心的结合,而杜甫则更加强调对国家的忧虑与感慨,二者各有风格,却同样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