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18:40: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18:40:46
吾生如虚舟,万里常泛泛。
终年厌作客,著处思系缆。
道边何人居?花竹颇闲淡。
门庭净如拭,窗几光可监。
堂上满架书,朱黄方点勘。
把茅容卜邻,老死更谁憾!
我的一生就像一只虚幻的船,四处漂泊,常年在万里之遥的水面上游荡。
我厌倦了这种漂泊的生活,想要在某个地方安定下来。
路边的那位人家,环境清幽,花草竹林显得格外闲适。
门庭干净得像刚被擦拭过,窗台上洒下的光线透亮可见。
书房里书架上满是书籍,朱红和黄色的书籍整齐地摆放。
若能把茅屋建在这里做邻居,老死在此又有谁会觉得遗憾呢?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政治家,文学家。他一生致力于报国,作品多表达对国家的忧虑与个人的理想。陆游的诗词风格直率而情感真挚,深受后世推崇。
《憩黄秀才书堂》写于陆游晚年,正值南宋国势衰弱之际,陆游常感到无力回天。在这样的背景下,他表达了对宁静、安定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漂泊生活的厌倦。
《憩黄秀才书堂》是一首体现陆游人生哲学和情感寄托的诗作。诗中,陆游以“吾生如虚舟”开篇,形象地展示了他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安稳生活的渴望和对客居生活的厌倦。通过生动的意象,如“花竹”、“门庭净如拭”,他描绘了一幅清新宁静的田园风光,似乎在表达出对自然、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堂上满架书”不仅体现了一个书香门第的气息,更暗示了知识的积累与生活的充实。最后的“老死更谁憾”则是诗人对生活态度的总结,表现出一种洒脱与豁达的心境,仿佛在说:即使在这世俗的喧嚣中,能够找到一处安宁之地,享受书卷之乐,便是人生的满足。
整首诗在情感上有着深厚的底蕴,充满了对平淡生活的珍视与对理想归宿的追求,体现了陆游内心深处的宁静与智慧。
整首诗表达了陆游对安定生活的渴望,反映了他在动荡时代对宁静与自我价值的追求,以及对自然生活的热爱,体现了其豁达与洒脱的人生态度。
陆游在诗中用什么比喻形容人生?
诗中提到的“门庭净如拭”是形容什么?
“把茅容卜邻”中“卜邻”的意思是?
答案:
陆游的《憩黄秀才书堂》与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同样描绘了自然的宁静和心灵的寄托,但陆游更加强调对安稳生活的向往,而苏轼则更多地表现了对自然景色的感悟与哲理思考。两者在风格上各具特色,反映了不同的心理境界与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