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7:55: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7:55:11
真母吴氏挽词二首
作者:刘克庄
族昔多名婿,今观子更奇。
他年槐树谶,早岁柏舟诗。
割股延姑寿,抽簪活众饥。
事皆堪入史,何必墓傍碑。
这家族以前出过很多著名的女婿,现在看来儿子们更为出色。
未来的日子里,我希望能像槐树一样长寿,年轻时也曾写过关于柏舟的诗。
我愿意牺牲自己的肉身来延续姑姑的寿命,愿意为众人解饥。
这些事都足以载入史册,何须在墓旁立碑以示铭记。
刘克庄(1187-1269),字梦阮,号秋水,晚号云溪,南宋著名诗人、词人,曾任官职。刘克庄以豪放、奔放的风格著称,其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和历史感慨。
这首挽词为哀悼吴氏之母而作,表达了对母亲的深切怀念和对家族未来的美好祝愿。诗中流露出对生命的思考与对历史的关注。
《真母吴氏挽词二首》以简练的语言和深邃的情感体现了刘克庄对母亲的哀悼以及对家族未来的展望。首联中的“族昔多名婿,今观子更奇”展现了家族的历史与时代的变迁,暗示着家族成员的优秀与不断进步。接着通过“槐树谶”和“柏舟诗”两个意象,表达了对长寿与文才的期望,象征着对母亲的祝福与对未来的期待。
中间两句“割股延姑寿,抽簪活众饥”则具有人性的光辉。这里的割股不仅是对母爱的一种极致表达,也表现出诗人对亲情的重视与牺牲精神。通过“抽簪”一词,诗人展现出对他人生活的关怀,体现出一种高尚的情操。
最后两句“事皆堪入史,何必墓傍碑”则引人深思。诗人认为,真正的伟大与价值不在于后人的铭记,而在于自己在生前的所作所为,这种思想充分反映出诗人的历史观与价值观。
这首诗以哀悼为主题,表达了对母亲深切的怀念与对未来的美好展望,同时强调了个人的价值与历史的意义。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槐树”象征什么?
诗人为什么认为“何必墓傍碑”?
“割股延姑寿”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与白居易的《长恨歌》作对比,两者都展现了对亲情的珍视与对历史的思考,但刘克庄更强调个人的牺牲与奉献,而白居易则更注重爱情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