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5 06:26: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5 06:26:56
底处堪舒野士眸,松陵南寺倚层楼。
檐虚遥挹金庭翠,树老平分笠泽秋。
千里烟瓢从踯躅,十年萍迹漫淹留。
若无友道谈空语,顽石何能更点头。
在这高处可以使野士的目光舒展,松陵南寺依偎在高楼旁。
屋檐高远,遥远地吸引着金色的庭院和翠绿的树木,
老树在秋天的笠泽旁分开了视线。
千里之外的烟雾像瓢一样飘荡,十年的漂泊只在这里留连。
如果没有朋友的交谈,空话又能说些什么呢?
顽石又怎么能点头回应呢?
本诗并不特别涉及历史典故,但有着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友谊的渴望。诗中提到的“千里烟瓢”与“十年萍迹”均体现了诗人对人生旅程的感慨。
明印,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歌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
这首诗写于诗人在香岩一览楼游览时的所感所思,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与对人生旅途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对友谊的向往与对人生的思考。
这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描写香岩的美丽和南寺的静谧,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思考。诗的开头“底处堪舒野士眸”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开阔的视野,诗人似乎在高处俯瞰整个世界,感受到一种舒畅的心情。接着,诗人描绘了檐角的虚空与秋天的老树,形成了一幅和谐美丽的画面。这里的“金庭翠”则象征着自然的富饶和美丽,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随着诗的推进,诗人思绪转向自己的生活,提到“千里烟瓢”和“十年萍迹”,这不仅表达了对自己漂泊生活的感慨,也隐含着对人生无常的哲思。而最后一句“若无友道谈空语”则揭示了孤独的境况,强调了友谊的重要性,诗人在这里似乎在探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理解。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人生旅程的思考,尤其强调了友谊的重要性,人生的意义不仅在于美丽的景色,更在于与朋友的交流与分享。
诗中“底处堪舒野士眸”中的“底处”意指什么?
诗中提到的“千里烟瓢”象征着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顽石何能更点头”在表达什么?
可以将明印的《登香岩一览楼》与王维的《山居秋暝》进行对比。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明印更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而王维则更多地表现了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