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夜飞鹊 莲池多乌,占树争巢,终夕鸣动。天寒漏永,愁思黯然,和美成解,以纾羁怨》

时间: 2025-05-22 03:42:16

诗句

香消未成寝,帘幕风凄。

斜月冷照乌啼。

垂垂碧树已如帚,夜寒犹拣霜枝。

城楼故巢不见,但延秋门外,露草萋迷。

惊翻坠叶,听萧萧响入深池。

一自桑乾北渡,任是月明时。

不向南飞。

谁劝王孙归去,啼鹃不到,烟柳空垂。

愁多梦少,倚熏垆、划遍寒灰。

分今宵无睡,祇愁玉箸,湿尽红蕤。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2 03:42:16

原文展示

夜飞鹊
莲池多乌,占树争巢,终夕鸣动。天寒漏永,愁思黯然,和美成解,以纾羁怨。
香消未成寝,帘幕风凄。斜月冷照乌啼。垂垂碧树已如帚,夜寒犹拣霜枝。
城楼故巢不见,但延秋门外,露草萋迷。惊翻坠叶,听萧萧响入深池。
一自桑乾北渡,任是月明时。不向南飞。谁劝王孙归去,啼鹃不到,烟柳空垂。
愁多梦少,倚熏垆划遍寒灰。分今宵无睡,祇愁玉箸,湿尽红蕤。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作者在寂静的环境中感受到寒冷和孤独。夜晚的鹊鸣不断,冷风透过帘幕,斜月照耀下,乌鸦悲鸣。树木在寒夜中显得萧瑟,仿佛扫帚一般,霜结在树枝上。城市的旧巢不再可见,只有秋天的门外,露草丛生,迷失在夜色中。落叶在风中翻飞,声音响入深池中。自从我从桑乾北渡以来,尽管月光明亮,却不愿向南飞。是谁劝我这位王孙归去?啼鸣的杜鹃并未到来,烟柳在空中低垂。愁绪满怀,梦境却匮乏,我倚靠在暖炉旁,划遍寒灰。今夜无眠,只愁玉箸,湿尽了红蕤。

注释

字词注释

  • 莲池:指有莲花的池塘,象征宁静的环境。
  • 占树争巢:乌鸦争夺树上的巢穴,形象生动。
  • 漏永:意指时间流逝,夜晚漫长。
  • 香消:指香烟消散,暗示夜深人静。
  • 斜月:指倾斜的月亮,表明时间已晚。
  • 霜枝:指结霜的树枝,给人以寒冷的感觉。
  • 露草萋迷:露水滋润的草丛,显得迷离。
  • 玉箸:象征华美的筷子,暗示饮食的愉悦。

典故解析

  • 王孙:古代文人对贵族子弟的称呼,常常象征着浪荡不羁的生活。
  • 啼鹃:杜鹃鸟的鸣叫,常用来表达思乡或离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樊增祥(1606-1684),字子厚,号云峰,清代诗人,生于明末,后仕清。其诗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风格清丽,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秋冬之际,作者在一个寒冷的夜晚思绪纷飞,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亲人的思念。诗中充满了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愁苦。

诗歌鉴赏

《夜飞鹊》是一首充满情感和画面感的诗作,展示了清代诗人的细腻情怀。诗的开头便营造出一种冷清的氛围,“香消未成寝,帘幕风凄”,通过描绘夜晚的景象,传达出一种孤寂的情绪。斜月与乌啼的意象交相辉映,仿佛将夜的静谧与生命的悲鸣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对比。

接着,诗人通过“垂垂碧树已如帚,夜寒犹拣霜枝”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夜色中的寒意,树木的凋零与寒霜的侵袭,隐喻着人生命运的无常与脆弱。诗中提到的“城楼故巢不见”,则暗示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追寻。

而后,诗人流露出一种无奈与失落,“分今宵无睡,祇愁玉箸”,通过对瑟瑟秋风的描写,传达出内心愁苦的深重。最后的几句更是将孤独感推向了高潮,诗人不愿归去,抒发了对生活的无奈与对故乡的思念。

整首诗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构建了一个充满孤独与思念的夜景,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内心世界,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莲池多乌,占树争巢:描绘了池塘里乌鸦在争夺栖息地的情景,暗示着生命的竞争与生存的艰辛。
  • 终夕鸣动:夜晚不断传来的鸣叫,营造出一种紧张感。
  • 天寒漏永,愁思黯然:寒冷的天气让时间显得漫长,愁绪萦绕心头。
  • 香消未成寝:夜已深,但香烟尚未熄灭,暗示思绪未能平静。
  • 斜月冷照乌啼:月光倾斜,冷冷地照耀着乌鸦的啼鸣,形成一种孤独的氛围。
  • 垂垂碧树已如帚:树木在寒冷中显得萧瑟,似乎被寒风扫过。
  • 夜寒犹拣霜枝:夜晚寒冷依旧,霜结的树枝更加显得萧条。
  • 城楼故巢不见:城市的旧巢已不再可见,象征着失落的往昔。
  • 但延秋门外,露草萋迷:秋天的门外,草丛因露水而显得迷离,进一步增强了孤独感。
  • 惊翻坠叶:落叶在风中翻飞,象征着时光的流逝。
  • 听萧萧响入深池:声音回荡在深池中,形成一种回响,暗示着思绪的无尽。
  • 一自桑乾北渡:自从北渡桑乾,不愿向南飞,暗示对故乡的留恋。
  • 任是月明时:尽管月光明亮,却不愿归去。
  • 谁劝王孙归去:反问,表达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 啼鹃不到,烟柳空垂:杜鹃未到,柳树低垂,暗示着思乡之情的愁苦。
  • 愁多梦少,倚熏垆划遍寒灰:愁绪多,梦境少,倚靠在炉旁,划遍寒灰,表现出深深的无奈。
  • 分今宵无睡,祇愁玉箸,湿尽红蕤:今夜无眠,唯有愁苦,暗示着对生活的失落。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垂垂碧树已如帚”,用比喻增强了意象的生动感。
  • 拟人:乌啼、叶落等,赋予自然以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诗中多处运用对仗,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秋夜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愁苦与对故乡的思念。诗中展现的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强烈的情感共鸣,反映了诗人对生命和时光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乌鸦:象征孤独与悲伤。
  • :代表寒冷与凋零。
  • 月亮:象征思念与牵挂。
  • 柳树:代表柔弱与低垂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绘的主要景象是什么?

    • A. 春天的花朵
    • B. 秋天的落叶与寒夜
    • C. 夏天的阳光
    • D. 冬天的雪
  2. “香消未成寝”中的“香”指的是什么?

    • A. 花香
    • B. 食物的香味
    • C. 香烟
    • D. 香水
  3. 诗人对故乡的情感是:

    • A. 忘却
    • B. 留恋
    • C. 厌恶
    • D. 无所谓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同样描绘了夜晚的景象,但更多体现了豪放与对历史的思考。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情感深沉,思乡之情浓厚,更加贴近《夜飞鹊》的主题。

通过对这些作品的比较,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不同诗人对同一情感主题的独特表达。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樊增祥诗词集》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卢子谅时兴 少年游·算来好景只如斯 菩萨蛮·隔花才歇廉纤雨 密云 拟古 临江仙·寒柳 填词 如梦令 金缕曲 玉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分烟析生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包含隐的词语有哪些 烘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黑蒙蒙 火号 营府 彑字旁的字 反文旁的字 鼠字旁的字 无知妄说 一点一横的字有哪些_一点一横汉字详解 繍的简体字怎么写?繍字简体书写详解_汉字书写学习 重门击柝 深沟固垒 血字旁的字 青虫 爱的教育 拼音shui的汉字全收录_shui的汉字详解 双笔字怎么写?双笔字的正确书写方法详解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