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2 07:01: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2 07:01:06
剡竹纫丝杂短长,谁教曲折号宫商。
自从眠处知消息,终日笙歌是道场。
这首诗描写了剡溪边的竹子,竹子被细丝编织成曲折的形状,像是演奏乐曲的乐器。是谁教会了它们以这种方式发出音调呢?自从我在这里入睡后,就能感受到各种消息,整天听到的笙歌声就像是在道场中修行。
韩维,字景山,号云峰,宋代诗人,以其清新秀丽的山水诗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此诗写于作者在剡溪边的庵中,表达了他在宁静的环境中,听到竹子发出的乐声,领悟到心灵的宁静与修行的意义。
这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竹子与音乐的结合,表现了诗人对生活与精神世界的深刻感悟。开篇以“剡竹纫丝杂短长”描绘了竹子的姿态,仿佛在诉说着一种韵律。竹子不仅是自然的象征,更成为了音乐的载体,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接下来“谁教曲折号宫商”的提问,既是对自然的思考,也是对人类音乐文化的追溯,显示了诗人对音律的敏感与理解。最后两句“自从眠处知消息,终日笙歌是道场”,则将个人的内心体验与外界的音乐结合,表达了一种超脱的境界。整首诗在简洁的语言中,蕴含了丰富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理解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诗歌主要表达了在自然中寻找内心平静的主题,通过竹子与笙歌的意象,传达出一种超然的境界,体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诗中提到的“剡竹”指的是哪里?
“宫商”在诗中指的是什么?
诗人通过何种意象表达内心的宁静?
答案: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景观,展现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而李白的《庐山谣》则更多地表现出豪放与奔放的情感,二者在意境上有所不同,但都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与解析,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庵中睡起五颂寄海印长老》这首诗的美妙与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