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9:34:43
原文展示
所喜江陵得真处,
沮漳依旧两川横。
亲祠堂主鸾曾驻,
善梦先生蝶不归。
沙软绿头相并鸭,
水深红尾自跳鱼。
威强九鼎惧,
丧乱一台成。
勃兴连谷雨,
闰位次花王。
佳人斗草百,
稚子击毬双。
辨虽豪白马,
谗亦困青蝇。
白话文翻译
我所喜欢的江陵,正是我所追求的真处,
沮漳河依旧横亘在两岸。
亲爱的祠堂前,鸾鸟曾经在此栖息,
而善梦先生却再也未能归来。
沙滩柔软,绿头鸭成双成对,
水面深处,红尾鱼自得其乐地跳跃。
威武强大的九鼎让人畏惧,
动乱使得一台之势崩溃。
勃兴的时节恰逢谷雨,
而闰月则是花王的时光。
佳人们在斗草,孩子们在踢毬,
辨虽然身骑豪白马,
但谗言却也让他困于青蝇之中。
注释
- 江陵:古地名,今湖北荆州。
- 沮漳:沮水与漳水,指两条河流。
- 鸾:传说中的鸟,象征美好。
- 善梦先生:可能指一种理想化的人物或道德楷模。
- 九鼎:古代象征国家权力的器物。
- 丧乱:指国家的动乱和失序。
- 谷雨:二十四节气之一,代表春季的结束和夏季的开始。
- 斗草:古代一种游戏。
- 击毬:指踢毬游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荷,宋代诗人,生平不详。其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水乡景色,情感细腻,常以优美的意象传达深邃的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江陵的自然景色与人们的生活,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与对社会变迁的感慨。
诗歌鉴赏
高荷的《句》是一首描绘江陵自然与人文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厚感情以及对生活的细腻观察。诗中通过水乡的自然景色,既有绿头鸭的嬉戏、红尾鱼的跳跃,又有佳人斗草、稚子踢毬的生动场景,展现了和谐美好的乡村生活。
诗的开头,诗人以“所喜江陵得真处”引入,表达了对江陵这片土地的热爱,暗示这里是他心灵的归属。随后的“沮漳依旧两川横”则勾勒出江陵的地理特征,形成一种静谧的自然氛围。接下来的描写则融合了人文和自然,展现了人们的生活状态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谈及“威强九鼎惧,丧乱一台成”,体现了对国家动乱的感慨,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最后两句中的“辨虽豪白马,谗亦困青蝇”则通过对比,展现出即便身处高位,也难免受到谗言的困扰,强调了人性的脆弱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思考,勾勒出一个富有生机与人情味的江陵,充满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所喜江陵得真处:诗人表明自己对江陵的喜爱,强调这是他理想的居所。
- 沮漳依旧两川横:描绘江陵的自然环境,沮水与漳水交错,形成优美的水乡风景。
- 亲祠堂主鸾曾驻:提到鸾鸟,象征着美好的事物,曾在此栖息,暗示着往昔的美好。
- 善梦先生蝶不归:善梦的理想未能实现,借用蝶的意象,暗示对理想的追求与失落。
- 沙软绿头相并鸭:描绘自然景色,绿头鸭成双,生动地展现了水乡的生活。
- 水深红尾自跳鱼:水中的红尾鱼欢快地跳跃,象征着生机勃勃的自然。
- 威强九鼎惧:提到九鼎,象征权力,暗示对力量的敬畏。
- 丧乱一台成:动乱之下,国家与社会的崩溃,营造出一种无奈的氛围。
- 勃兴连谷雨:春雨滋润万物,象征着新的生机。
- 闰位次花王:闰月的到来,花开正盛,暗示生活的美好与希望。
- 佳人斗草百:佳人们在花间嬉戏,展现了生活的闲适与美好。
- 稚子击毬双:孩子们在玩耍,展现出童趣与生活的乐趣。
- 辨虽豪白马:即便身骑白马,象征权势与地位。
- 谗亦困青蝇:谗言的困扰,表达出对人性复杂的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善梦先生蝶不归”,将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形象化。
- 对仗:如“沙软绿头相并鸭,水深红尾自跳鱼”,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诗中使用了许多自然意象,如鸭、鱼、花,生动表现了江陵的自然风光。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江陵的自然景色与人情风貌,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与对动乱的无奈,同时也反映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主题深邃而富有诗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陵:故乡的象征,代表着诗人心灵的归宿。
- 鸾:象征美好与理想,隐喻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红尾鱼:象征活力与生机,反映了自然的丰富多彩。
- 九鼎:权力与威望的象征,反映了对社会动乱的感慨。
- 佳人与稚子:人性与生活的体现,展现了人们的快乐与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九鼎”象征什么?
-
“佳人斗草”这一句表达了什么?
- A. 人们的闲适生活
- B. 对动乱的深刻思考
- C. 对美好理想的追求
-
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答案
- B. 权力
- A. 人们的闲适生活
- B. 宋代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同样描绘了理想的田园生活。
- 苏轼的《江城子》:展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与人生感慨。
诗词对比
高荷《句》 vs 陶渊明《桃花源记》
- 主题:两者均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但高荷更关注社会动乱与个人命运,而陶渊明则专注于自然与和谐。
- 风格:高荷的诗词风格清新细腻,注重自然景色描绘;陶渊明则用简练的语言表达深远的哲理。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古诗词的艺术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