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8:50: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50:50
秋后花窠,放两枝三朵,来通芳信。诗眼惊观,谓是春光倒运。便即移尊就赏,更不惜黄封赤印。何期道,青女专时,露华忽变霜阵。诗翁笑但休问。那阳和有脚,骎骎日进。待得灰飞,梅畹果先骋俊。次后连天红紫,向东风万般娇韵。恁时节,玉勒狨鞍,郊原莫论远近。
秋天过后,花丛中绽放了两三朵花,传递着芳香的消息。诗人惊讶地观赏,以为是春天的光芒倒流。于是立刻移步去欣赏,更加不吝惜珍贵的黄封赤印。谁知道,青女(指秋神)专掌时节,露水突然变成了霜。诗人笑着说不要问。那温暖的阳光像有脚一样,渐渐地向前推进。等到灰烬散去,梅园中的果实先展示出它们的美丽。随后,连绵不断的红花紫花,向着东风展现出万种娇媚的姿态。在这样的时节,骑着装饰华丽的马鞍,郊外的原野不论远近都值得欣赏。
作者介绍:程大昌是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流传至今,显示出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这首诗描绘了秋后花开的景象,通过诗人的视角展现了自然之美和时光的流转。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在秋末冬初之际,诗人观察到花丛中仍有花朵绽放,感叹自然之美的同时,也表达了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这首诗以秋后花开的景象为切入点,通过诗人的视角展现了自然之美和时光的流转。诗中“秋后花窠,放两枝三朵,来通芳信”描绘了秋后花开的细节,传递出芳香的消息。诗人惊讶地观赏,以为是春天的光芒倒流,这种错觉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敏感和欣赏。
诗中“青女专时,露华忽变霜阵”一句,通过神话中的秋神青女,形象地描绘了季节的转换,露水突然变成了霜,增强了诗歌的意象感。诗人笑着说不要问,表达了对自然变化的接受和欣赏。
最后,诗人描绘了梅园中的果实和连绵不断的红花紫花,向着东风展现出万种娇媚的姿态,展现了自然之美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诗人通过对秋后花开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同时也表达了对季节转换的接受和欣赏。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秋后花窠”指的是什么? A. 秋天的花丛 B. 春天的花丛 C. 冬天的花丛 D. 夏天的花丛
诗中“春光倒运”是什么意思? A. 春天的光芒倒流 B. 春天的光芒消失 C. 春天的光芒增强 D. 春天的光芒不变
诗中“青女”指的是什么? A. 春神 B. 夏神 C. 秋神 D. 冬神
诗中“阳和有脚”是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