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1:11: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1:11:43
利名物外奚必用,
至贵无亏备自身。
舍已从人徒取贱,
到头还自丧其真。
这首诗的意思是:为了追求外在的名利,何必去使用它呢?真正珍贵的东西是不会损害自身本质的。若是舍弃自我去迎合他人,只是为了获取贱贱的名声,最终只会失去自己的真我。
陈普,字宗哲,号云溪,宋代诗人,风格清新脱俗,擅长写古诗,作品多表达对人生、道德的思考。
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风气追求名利之时,诗人对这种现象进行反思,强调内心真实的重要性,提倡自我价值的坚持。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道出了追求名利与保持自我之间的矛盾。诗人开头以“利名物外奚必用”提问,强调名利并非生活的全部,质疑人们为何要为了外在的虚荣而放弃内心的真实。接下来“至贵无亏备自身”,揭示了自我价值的真正意义在于内心的丰盈,而非外在的物质与名声。第三句“舍已从人徒取贱”,警示那些为了迎合他人而舍弃自我的行为,最终只会得到卑微的名声。最后一句“到头还自丧其真”则是对这一行为的总结,提醒人们失去自我将导致真正的悲剧,失去的是无可替代的“真”。整首诗逻辑严谨,层层递进,既有哲理的深度,又具备警醒的力量,值得读者深思。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内在自我价值的重要性,警示人们不要为了追求外在的名利而失去真正的自我。
诗中提到的“至贵”指的是什么?
诗人认为追求外在名利的结果是什么?
诗中“舍已从人”意指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