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6:19: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6:19:31
新睡起,熏过绣罗衣。
梳洗了,百般宜。
东风淡荡垂杨院,一春心事有谁知。
苦留人,娇不尽,曲眉低。
漫良夜月圆空好意,
恐落花流水终寄恨,悲欢往往相随。
凤台痴望双双羽,高唐愁著梦回时。
又争如,遵大路,合逢伊。
刚睡醒,身上透着绣罗衣的芬芳。
梳洗完毕,显得分外宜人。
东风轻拂,柳条在庭院中摇曳,一整春天的心事又有谁能知晓?
苦苦留住她,但她的娇媚却难以尽显,低垂的柳眉显得愁苦。
漫漫良夜,月圆之时空有好意,
唯恐落花流水终究寄托着无尽的怨恨,悲欢往往相伴相随。
凤台上痴望的双双羽翼,
高唐的愁思在梦中回忆那时。
又何必争,踏上大路,相逢她。
毛滂(约1080—约1150),字元皓,号云洲,南宋初期词人。毛滂的词以婉约、细腻著称,擅长抒发个人情感,往往融入自然景物的描绘,表现内心的孤寂与思念。
《最高楼(春恨)》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的年代。诗人在此背景下,通过春天的景色与个人情感的交织,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与无奈,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最高楼(春恨)》是一首充满春意与情感的词作,毛滂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内心的愁苦。开篇以“新睡起,熏过绣罗衣”引入,生动地描绘了一个刚醒的女子,她的美丽和春天的气息交织在一起,令人心动。接下来的“东风淡荡垂杨院”,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悠然的气氛,然而诗人却用“心事有谁知”揭示了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全词的情感层次丰富,既有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也有对失去的惋惜。特别是在“漫良夜月圆空好意”一句中,尽管夜色美好,但心中的忧愁却无法消散,流露出对爱情的深切思念。诗中“凤台痴望双双羽,高唐愁著梦回时”两句,巧妙地借用典故,表达了对往日美好时光的向往与追忆,充分体现了词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整首词在清新的自然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反思中交融,展现了毛滂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情感深度,给人以深刻的共鸣。
整首词通过春天的美景与个人情感的交织,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与无奈,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反映了人的内心世界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展现了深刻的情感基调。
诗中“新睡起,熏过绣罗衣”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
诗句“东风淡荡垂杨院”中东风的作用是什么?
“高唐愁著梦回时”中的“高唐”指代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