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48: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48:26
世外忘家子,归来谁与游。
烧香如意夜,茹菊钵孟秋。
独节已萧冷,诸缘应罢休。
渡江闻道日,少为故山留。
一个归隐在世外,忘却家乡的孩子,
回到这里又有谁愿意与我共游呢?
在如意的夜晚,烧香祈愿;
在孟秋时节,吃菊花饭。
独自一节,已然感到萧冷,
万千缘分也该就此罢休了。
渡过江河,听闻道理的那一天,
不如少留恋故乡山水。
毛滂,字子华,号东坡,宋代诗人,词人,曾任职于朝廷,因其作品风格清新脱俗而受到赞誉。他的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观,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此诗作于毛滂隐退后的生活中,反映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与内心的孤寂。在经历世事的纷扰后,诗人选择归隐,内心却难以忘却过往的情感与人际关系。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沉的孤独感和对归隐生活的自省。开头的“世外忘家子”便已经抒发了诗人对尘世的逃避与对家乡的淡忘,仿佛在说,自己已经与世俗无缘,然而内心的孤独却又让人倍感寂寞。接下来的“烧香如意夜,茹菊钵孟秋”,则是通过对夜晚祈愿和秋季食菊的描写,进一步渲染出一种宁静而又孤独的氛围。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独节已萧冷,诸缘应罢休”,诗人感到孤独与萧条,似乎在默默告别曾经的繁华与缤纷。最后两句“渡江闻道日,少为故山留”,则是对人生选择的思考,江水象征着流逝的时间与人生的旅程,诗人意识到,留恋过往并无益处,应该随缘而去。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清新的意象,表现出一种对尘世的超脱和内心的孤独,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与感悟。
整首诗探讨了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表达了对孤独的深刻理解与对人生选择的反思,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诗中提到的“世外忘家子”指的是:
A. 忘记故乡的人
B. 追求红尘的人
C. 归隐山林的人
“烧香如意夜”中的“如意”是什么意思?
A. 祝愿顺利
B. 生活富裕
C. 享受宁静
诗人在最后一句提到的“故山”指的是:
A. 他的家乡
B. 朋友的故宅
C. 冒险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