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42: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42:45
淮阴西汉一英雄,
史氏持衡论亦工。
不向追亡羡萧相,
却于援死著滕公。
岂知并绩三人杰,
皆自当时一语功。
后世人材自戕贼,
炎凉安得古人风。
淮阴的汉朝英雄,
史氏以持衡之论而闻名。
他不向追逐名利的萧相求荣,
而是帮助死去的滕公立下功劳。
谁能想到三位杰出人物,
都是因为当时一句话而成就。
可惜后世的人才自相残杀,
在这炎凉的世道中,如何能得到古人的风范?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华岳,宋代诗人,生活在社会动荡和政治变革的时期。其作品多描写历史人物,表达对历史的思考和对人性的探讨。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华岳对历史英雄的反思之际,考虑到当时社会的风气与人际关系,表达了对古人忠义精神的怀念与对后世人才贬值的失望。
《知遇》通过对西汉英雄和历史人物的描写,表达了对忠诚和义气的赞美,同时也对后世人材自相残杀的现象表示惋惜。诗中提到的韩信、萧何与滕公,展现了古代英雄之间深厚的情谊及对理想的追求,反映了诗人对古代风范的向往。诗的前半部分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强调了那些杰出人物如何以一言一行影响后世;而后半部分则转向当代,表现出对社会冷漠与人才自我毁灭的悲观情绪。全诗在叙述中融入了个人情感,既有对古代忠义精神的赞美,也有对现实的批判,形成鲜明的对比,让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对古代英雄忠义精神的赞美,批判现代社会氛围的冷漠与人才的贬值,强调历史的教训与价值。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淮阴英雄”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萧何
B. 韩信
C. 司马迁
D. 滕公
诗中“自戕贼”意指什么?
A. 自我提升
B. 自相残杀
C. 自我牺牲
D. 自我反省
诗的主题主要是强调什么?
A. 名利
B. 忠义
C. 财富
D. 权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