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舟阻沽头闸陆行二十馀里到沛县》

时间: 2025-05-21 16:49:55

诗句

上沽下沽头,有如百里隔。

曲河见舟樯,相去只咫尺。

舍舟遵平途,马蹄生羽翮。

麦穗垂和风,披拂盈广陌。

吾闻江北人,终年饥无食。

吾来江北地,每喜见秀麦。

行行野树合,已到古沛驿。

汉帝遗原庙,屋瓦残青碧。

龙化已千秋,鸡犬如昨昔。

欲寻歌风处,闾里乱遗迹。

今人泗水上,犹树歌风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16:49:55

原文展示:

舟阻沽头闸陆行二十馀里到沛县 归有光 〔明代〕

上沽下沽头,有如百里隔。 曲河见舟樯,相去只咫尺。 舍舟遵平途,马蹄生羽翮。 麦穗垂和风,披拂盈广陌。 吾闻江北人,终年饥无食。 吾来江北地,每喜见秀麦。 行行野树合,已到古沛驿。 汉帝遗原庙,屋瓦残青碧。 龙化已千秋,鸡犬如昨昔。 欲寻歌风处,闾里乱遗迹。 今人泗水上,犹树歌风石。

白话文翻译:

从上沽到下沽头,感觉就像隔了百里之遥。 弯曲的河道上能看到船只的桅杆,距离其实很近。 离开船只,沿着平坦的道路行走,马蹄仿佛长出了翅膀。 麦穗在和风中垂下,随风摇曳,遍布广阔的田野。 我听说江北的人们常年饥荒,没有食物。 我来到江北地区,每次见到茂盛的麦田都感到高兴。 走着走着,野外的树木逐渐合拢,已经到达了古沛县的驿站。 汉帝留下的原庙,屋顶的瓦片还残留着青绿色。 龙的变化已经过去千年,但鸡犬的生活依旧如故。 想要寻找当年歌风的地方,却发现村落里遗迹混乱。 现在的人们在泗水边上,依然树立着歌风的石碑。

注释:

  • 上沽、下沽头:地名,指河流的上游和下游。
  • 舟樯:船的桅杆。
  • 咫尺:形容距离很近。
  • 遵平途:沿着平坦的道路行走。
  • 羽翮:翅膀,这里比喻马蹄轻快。
  • 麦穗:麦子的穗子。
  • 广陌:广阔的田野。
  • 江北人:指长江以北地区的人们。
  • 秀麦:茂盛的麦田。
  • 古沛驿:古代沛县的驿站。
  • 原庙:古代帝王祭祀祖先的庙宇。
  • 屋瓦残青碧:屋顶的瓦片还残留着青绿色。
  • 龙化:指传说中的龙变化,比喻时间的流逝。
  • 鸡犬如昨昔:形容乡村生活依旧如故。
  • 歌风处:指古代歌颂风俗的地方。
  • 闾里:村落。
  • 泗水:河流名。
  • 歌风石:刻有歌颂风俗文字的石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归有光(1506-1571),明代文学家,字熙甫,号南雷,江苏昆山人。他的诗文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尤其擅长写景抒情。这首诗是他在江北旅行时所作,反映了当时江北地区的自然风光和社会状况。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归有光在江北旅行时,从上沽到下沽头,因船只受阻而改走陆路,经过二十多里路程到达沛县时所作。诗中描绘了沿途的自然景色,以及他对江北地区人民生活的关切和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归有光的江北旅行为背景,通过描绘沿途的自然景色和人文遗迹,表达了他对江北地区人民生活的关切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诗中“麦穗垂和风,披拂盈广陌”等句,生动地描绘了江北地区的自然风光,而“吾闻江北人,终年饥无食”则透露出对当地人民生活的深切同情。后半部分通过对古沛驿和汉帝原庙的描写,以及对歌风石的提及,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传统文化的怀念。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归有光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上沽下沽头,有如百里隔。

    • 描述从上沽到下沽头的感觉,虽然距离不远,但因河道弯曲,感觉像隔了百里。
  2. 曲河见舟樯,相去只咫尺。

    • 描绘河道弯曲,船只的桅杆在远处可见,实际距离很近。
  3. 舍舟遵平途,马蹄生羽翮。

    • 离开船只,沿着平坦的道路行走,马蹄轻快如生翅膀。
  4. 麦穗垂和风,披拂盈广陌。

    • 描绘麦穗在和风中垂下,随风摇曳,遍布广阔的田野。
  5. 吾闻江北人,终年饥无食。

    • 表达对江北人民常年饥荒的关切。
  6. 吾来江北地,每喜见秀麦。

    • 表达来到江北地区,见到茂盛的麦田感到高兴。
  7. 行行野树合,已到古沛驿。

    • 描述行走过程中,野外的树木逐渐合拢,已经到达了古沛县的驿站。
  8. 汉帝遗原庙,屋瓦残青碧。

    • 描绘汉帝留下的原庙,屋顶的瓦片还残留着青绿色。
  9. 龙化已千秋,鸡犬如昨昔。

    • 表达时间的流逝,龙的变化已经过去千年,但乡村生活依旧如故。
  10. 欲寻歌风处,闾里乱遗迹。

    • 想要寻找当年歌风的地方,却发现村落里遗迹混乱。
  11. 今人泗水上,犹树歌风石。

    • 描述现在的人们在泗水边上,依然树立着歌风的石碑。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马蹄生羽翮”比喻马蹄轻快如生翅膀。
  • 拟人:如“麦穗垂和风”将麦穗拟人化,形容其在和风中垂下。
  • 对仗:如“上沽下沽头,有如百里隔”中的对仗结构。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通过描绘江北地区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遗迹,表达对当地人民生活的关切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诗中通过对麦田、古沛驿、汉帝原庙等意象的描绘,展现了归有光对自然和人文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怀念和对现实生活的关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麦穗:象征丰收和生机。
  • 古沛驿:象征历史和传统。
  • 汉帝原庙:象征古代文化和帝王遗迹。
  • 歌风石:象征文化和历史的传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马蹄生羽翮”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 A. 比喻
    • B. 拟人
    • C. 对仗
    • D. 夸张
  2. 诗中提到的“歌风石”位于哪里?

    • A. 上沽
    • B. 下沽头
    • C. 泗水
    • D. 古沛驿
  3. 诗中“吾闻江北人,终年饥无食”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悲伤
    • C. 关切
    • D. 愤怒

答案:

  1. A
  2. C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切。
  • 王维《山居秋暝》:通过描绘山居的景色,表达了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归有光《舟阻沽头闸陆行二十馀里到沛县》与杜甫《春望》:两者都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人民生活的关切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 归有光《舟阻沽头闸陆行二十馀里到沛县》与王维《山居秋暝》:前者关注社会现实和历史遗迹,后者追求自然和宁静的生活。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归有光诗集》:收录了归有光的主要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他的诗歌风格和创作特点。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包括明代文学的特色和代表作家。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西州旧俗每当立春前后以巢菜作饼互相招邀名 西州旧俗每当立春前后以巢菜作饼互相招邀名 西州旧俗每当立春前后以巢菜作饼互相招邀名 闻杨和卿在馆中读易不去手赠以诗 为旃檀像赋 为景山题 晚步 挽刘文蔚 挽刘文蔚 题雪花达摩布衣偈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土字旁的汉字有哪些_认识土字旁的字 害群之马 三点水的字 弛担 己字旁的字 立刀旁的字 观者如织 表意字大全_表意字的分类与示例详解 飞字旁的字 魏的笔顺怎么写?这份魏字笔顺详解,让你不再为笔顺发愁_汉字笔顺学习 尊古贱今 民困国贫 狼吞虎咽 13画汉字人名大全_13画字用于名字的汉字详解 表示笑的四字词语大全_带笑的成语及解释 屎橛 刮地风 口字旁的字 颤凛 劘规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