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00: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00:50
原文展示:
宝应县阻风 归有光 〔明代〕
夜泊淮阴城,蚤向淮南路。 理棹逢西风,猖狂恣号怒。 清河千里中,东风日相误。 祈此一日风,终竟不可遇。 苍天岂有心,莫可诘其故。 但看北去舟,凌风如飞渡。 翻为去人快,顿忘吾所务。 淼淼湖披深,今日何可渡?
白话文翻译:
夜晚停泊在淮阴城,早早地向淮南方向出发。 整理船桨时遇到了西风,它狂野地呼啸着。 在清澈的河流中千里行舟,东风却每日误事。 祈求这一天的风,终究是遇不到。 苍天难道有心吗?无法追究其原因。 只看那些北去的船只,乘风破浪如飞一般。 反而让离去的人感到快乐,我顿时忘记了我的任务。 湖水茫茫深邃,今天怎能渡过?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归有光(1506-1571),明代文学家,字熙甫,号震川,江苏昆山人。他的诗文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尤其擅长写景抒情。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无奈和对旅途的忧虑。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归有光在宝应县(今江苏宝应)遇到逆风时所作,反映了他在旅途中的困境和对顺利前行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夜晚停泊在淮阴城,准备向淮南方向出发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逆风的无奈和对顺利前行的渴望。诗中“理棹逢西风,猖狂恣号怒”形象地描绘了西风的狂野,而“清河千里中,东风日相误”则表达了东风的误事。作者祈求风向改变,却终究不可遇,这种无奈通过“苍天岂有心,莫可诘其故”得以体现。最后,作者看到北去的船只乘风破浪,自己却因逆风而无法前行,这种对比加深了诗中的忧虑和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旅途中的困境和对顺利前行的渴望。通过描绘逆风的狂野和东风的误事,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力量的无奈和对顺利前行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猖狂恣号怒”描绘的是什么? A. 东风 B. 西风 C. 北风 D. 南风 答案:B
作者祈求的是什么? A. 东风 B. 西风 C. 北风 D. 南风 答案:A
诗中“淼淼湖披深”象征什么? A. 顺利前行 B. 深邃和不可逾越的困境 C. 浅水 D. 平静的湖面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