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道士》

时间: 2025-05-09 12:05:22

诗句

头戴鹿胎皮,身披鹤氅衣。

月寒丹井立,霜白醮坛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12:05:22

原文展示:

头戴鹿胎皮,身披鹤氅衣。
月寒丹井立,霜白醮坛归。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道士的形象:他头上戴着鹿胎皮的帽子,身上披着白鹤的长袍。寒冷的月光下,他站在丹井旁,经过霜白的祭坛归来。

注释:

  • 鹿胎皮:指用鹿的胎儿皮制作的帽子,古代道士常用以表示修道的身份。
  • 鹤氅衣:鹤的羽毛制成的长袍,象征高洁与长寿,常见于道教文化。
  • 丹井:道士炼丹的地方,象征着修炼与求道。
  • 醮坛:进行祭祀的坛子,与道教的仪式相关。
  • 月寒:形容月光寒冷,夜晚的寂静和清冷。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丹井”与“醮坛”,均为道教修炼与祭祀中常见的场景,反映了道教徒的生活方式和信仰。道士以修炼为主,追求长生不老,故而常常与自然景象相结合。鹿胎皮和鹤氅衣则体现了道士的身份和追求,象征着高洁与脱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元老,宋代诗人,因其作品清新脱俗而受到赞誉。他的诗歌风格多为道教文化的体现,常表现出对自然、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那时道教文化盛行,许多士人向往道士的生活,追求隐逸与修炼。诗中表现出道士的形象,反映了当时社会对道教的向往与崇拜。

诗歌鉴赏:

《道士》一诗,通过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了一位道士的独特形象,展现了道教文化的深厚底蕴。诗中以“头戴鹿胎皮,身披鹤氅衣”开篇,生动地描绘了道士的装束,体现出一种高洁、脱俗的气质。接下来的“月寒丹井立,霜白醮坛归”,则将情景进一步渲染,月光的寒冷与霜冻的祭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诗的氛围。

整首诗在意象的营造上具有很高的艺术性,通过道士的形象与自然环境的结合,传达出一种超然的宁静与深刻的哲理。不仅仅是在描绘一个人物,更是在揭示一种修道的精神追求。诗人通过简单的词句,展现出道教的神秘与深邃,引发读者对人生与自然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头戴鹿胎皮:道士的头饰,象征着修道的身份与高洁的追求。
  2. 身披鹤氅衣:道士的服装,显示出他与自然的和谐与长生的愿望。
  3. 月寒丹井立:在月光下,寒冷的气息渗透,营造出一种清静的氛围,表达道士的孤独与自得。
  4. 霜白醮坛归:经过祭坛归来,暗示道士的修行与祭祀生活,表现出一种与世隔绝的精神状态。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头戴鹿胎皮,身披鹤氅衣”,对称工整,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 意象:如“月寒”“霜白”,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强化了诗的意境。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道士的形象,表达了对自然、人生和道教文化的思考,体现出一种追求清净、超脱的精神境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鹿胎皮:象征清纯与修道的志向。
  • 鹤氅衣:代表长寿、高洁的理想。
  • 月寒:体现了孤独与清冷的氛围。
  • 霜白:象征寒冷与纯洁,突出道士的生活环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道士的服饰有什么象征意义?

    • A. 表示财富
    • B. 表示清高与修道
    • C. 表示权力
    • D. 表示普通
  2. “月寒丹井立”描绘了怎样的意境?

    • A. 热闹
    • B. 寂静与清冷
    • C. 快乐
    • D. 忧伤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同样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与对自由的追求。
  • 王维的《山居秋暝》:展现了隐逸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诗词对比

  • 对比《道士》与王维的《鹿柴》,两者都描绘了隐逸的生活,但《道士》更强调道教的修炼和精神追求,而《鹿柴》则侧重于自然的宁静与和谐。两者在意象和情感上各有千秋,反映了不同的文化背景与个人追求。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道教文化概论》
  • 《中国古代诗词导读》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南镇之南原桃树数百花时余数游赏当武陵也道士苦打搅尽伐之忆以诗 送季子微赴李宁武总兵之约 春兴 其八 春兴 其七 春兴 其六 春兴 其五 春兴 其四 春兴 其三 春兴 其二 春兴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韦字旁的字 不仁起富 百慕大群岛 釒字旁的字 失张失志 隐形 画蛇添足 金粉豪华 书结尾的成语 琼什 歡乃词 角字旁的字 月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指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单人旁的字 通草花 龙归大海 延开头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