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素馨》

时间: 2025-05-14 07:36:04

诗句

雪骨冰肌合耐寒,怕寒却不离家山。

老夫怀土与渠等,一钁移来得许顽。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4 07:36:04

原文展示:

素馨
雪骨冰肌合耐寒,
怕寒却不离家山。
老夫怀土与渠等,
一钁移来得许顽。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素馨花的特性,虽然它有着雪一般的骨骼和冰一般的肌肤,能够抵御寒冷,但它却又害怕寒冷,始终不愿离开自己的故乡。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故土的思念,与素馨花的深厚情感相联结,最后用一把斧子将其移植到身边,以此来表达对故乡的眷恋。

注释:

  • 素馨:一种花,即素馨花,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 雪骨冰肌:形容素馨花的洁白与清冷,意指它的形态美。
  • 怕寒却不离家山:花虽耐寒,但却不愿离开生长的地方,象征着对故土的依恋。
  • 老夫怀土:诗人自称,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情感。
  • 一钁移来:用斧子将花移来,象征着对故乡的渴望与追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方岳,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擅长描写自然与生活中的细节。他的诗作常常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方岳晚年,反映了他对故土的思念以及对自然的深切理解,表达了他希望将美好的东西带入生活的愿望。

诗歌鉴赏:

方岳的《素馨》以简单的语言描绘了素馨花的特质及其与故乡的情感交织,展现了诗人对生命与自然的深刻思考。开头的“雪骨冰肌”用比喻形象地描绘了素馨花的清丽与坚韧,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接下来的“怕寒却不离家山”,则体现了花虽耐寒,但仍对故土有着深切的眷恋,展示了生命的脆弱与坚韧的对立,令人深思。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以“老夫怀土”自称,表现出一种亲切的自我认同,仿佛与素馨花产生了共鸣。他将其“移来”,不仅是对美的追求,更是对故乡情感的寄托。整首诗通过素馨花的描写,传达了对故乡的深厚感情,既有自然的瑰丽,也有人生的哲思,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雪骨冰肌合耐寒”:形容素馨花的特质,突出其抵抗寒冷的能力。
    • “怕寒却不离家山”:表达了素馨花对故土的依恋,即使环境艰苦也不愿离开。
    • “老夫怀土与渠等”:诗人自称,表明自己与素馨花有着相同的情感。
    • “一钁移来得许顽”:用斧子将花移植,象征着对故乡的向往与珍惜。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素馨花比作雪和冰,形象生动。
    • 拟人:赋予素馨花人性化的情感。
    • 对仗:诗句的对称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对故土的眷恋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展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

意象分析:

  • 素馨花:象征着坚韧与美丽,代表了生命的顽强。
  • 雪与冰:象征纯洁与冷酷,反映了自然的极端与美好。
  • 故乡:象征着归属感与情感的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方岳的《素馨》主要描绘了哪种花?

    • A. 桃花
    • B. 玫瑰
    • C. 素馨花
    • D. 荷花
  2. “雪骨冰肌”中的“雪”与“冰”主要是用来形容什么?

    • A. 花的颜色
    • B. 花的香味
    • C. 花的坚韧
    • D. 花的生长环境
  3. “怕寒却不离家山”中的“家山”指的是什么?

    • A. 诗人的家乡
    • B. 诗人的朋友
    • C. 诗人的理想
    • D. 诗人的敌人

答案

  1. C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水调歌头》
  • 李白的《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方岳《素馨》李白《月下独酌》: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情感的追求,但《素馨》更侧重于对故土的思念,而《月下独酌》则表现了诗人独酌时的孤独与洒脱。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方岳生平及其诗作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句 其四十一 句 其三十九 句 其三十八 句 其三十七 句 其三十六 句 其三十五 句 其二十九 句 其二十八 句 其二十七 句 其二十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爿字旁的字 七死七生 一个皮一个页读什么字_一个皮一个页的拼音与写法详解 择毛儿 苗字旁的汉字有哪些_苗字旁的字 进贤黜奸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导引 剩义 求开头的成语 三框儿的字 走字旁的字 两点水偏旁汉字大全_两点水常用字详解 脱卒 饱暖生淫欲 悬繁体字怎么写?悬字繁体书写详解_汉字繁体学习 邑字旁的字 鸡开头的成语 编户民 东床坦腹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