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横吹曲辞。出塞曲》

时间: 2025-05-12 14:06:23

诗句

将军在重围,音信绝不通。

羽书如流星,飞入甘泉宫。

倚是并州儿,少年心胆雄。

一朝随召募,百战争王公。

去年桑干北,今年桑干东。

死是征人死,功是将军功。

汗马牧秋月,疲兵卧霜风。

仍闻左贤王,更欲图云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14:06:23

原文展示

将军在重围,音信绝不通。
羽书如流星,飞入甘泉宫。
倚是并州儿,少年心胆雄。
一朝随召募,百战争王公。
去年桑干北,今年桑干东。
死是征人死,功是将军功。
汗马牧秋月,疲兵卧霜风。
仍闻左贤王,更欲图云中。

白话文翻译

将军身处重重包围之中,与外界失去联系。
飞信如流星般迅速,飞入甘泉宫中。
我靠着并州的身份,少年心中充满勇气。
一旦接到号令,便去参与战争,立下赫赫战功。
去年我在桑干河的北边,今年则在桑干河的东边。
士兵的死是征人的死,功劳则是将军的功劳。
在秋月下策马奔跑,疲惫的士兵在霜风中休息。
我依然听闻左贤王的消息,更想要图谋云中的大业。

注释

  • 羽书:古代用羽毛制作的信件,指迅速传递信息。
  • 甘泉宫:指唐代的宫殿,象征着权力与高贵的地方。
  • 并州:古地名,现为山西省,并州人指的是从这里来的士兵。
  • 桑干:桑干河,流经今山西省,是重要的地理标志。
  • 左贤王:指唐代的王公,可能指某位有权势的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济,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多表现出对战争的思考以及对士兵的同情,风格多样,善于用简练的语言表达复杂的情感。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战争时期,反映了战争的残酷与士兵的困境,体现了作者对战士的同情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关心。

诗歌鉴赏

《横吹曲辞·出塞曲》通过描绘将军身处重围的情景,深刻展现了战争的艰辛和士兵的无奈。开篇即以“将军在重围,音信绝不通”引人入胜,表现出战局的紧迫感和孤立无援的状态。接着借用“羽书如流星”的意象,传达出信息传递的迅速,却又隐含着战火的无情与机遇的难得。

诗中提到的“倚是并州儿,少年心胆雄”,展现了年轻士兵的勇敢与豪情,尽管面临生死考验,依旧心中怀有壮志。随后的“去年桑干北,今年桑干东”,则通过时间与空间的转换,展现了战争的无常与士兵的漂泊感。

最后,诗人在对战争的缅怀与思考中,表达了对将军功绩的肯定与对士兵牺牲的惋惜。这首诗不仅可以看作是对个人命运的反思,也反映了英雄与战争之间的复杂关系,体现了刘济对战争深刻的理解与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前两句描绘了将军困境中的孤立状态。
    • 中间部分表现了年轻士兵的豪情壮志与战争的现实。
    • 后半部分则通过对战争场景的描绘,表现出士兵的疲惫与牺牲。
  • 修辞手法

    • 比喻:羽书比作流星,突显信息的迅速与紧迫。
    • 对仗:如“去年桑干北,今年桑干东”,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本诗表现了对战争的深刻反思,展现了士兵的勇敢与无奈,揭示了功与死之间的辩证关系。

意象分析

  • 重围:象征困境与无助。
  • 羽书:代表希望与联系。
  • 少年:象征勇气与热情。
  • 桑干:作为地理标志,象征着战争的流动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羽书”指的是什么? A. 书信
    B. 战斗
    C. 诗歌

  2. “倚是并州儿”中的“并州”指的是哪个地方? A. 山西
    B. 四川
    C. 辽宁

答案

  1. A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昌龄的《出塞》
  • 高适的《别董大》

诗词对比: 王昌龄的《出塞》同样描绘了边塞的战争景象,但其情感基调更加悲壮,而刘济的诗则更加强调士兵的勇敢与无奈,两者在风格上呈现出不同的艺术效果。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研究》

以上内容旨在全面解析《横吹曲辞·出塞曲》,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与情感。

相关查询

送彭孔明膺荐入京 送别三首 其三 送别三首 其二 送别三首 其一 与李秀士 晚归 为傅本荣令器启蒙学书作 次郑敬道明府八景总咏韵 赠诸葛子熙三首 其二 赠诸葛子熙三首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大喜若狂 廲语 木字旁的字 刑厅 村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閠字旁的字 包含毙的词语有哪些 风发泉涌 包含泉的成语 载沉载浮 恐遭物议 时雨春风 髟字旁的字 河斜月落 谘师访友 寸字旁的字 遗燎 鹿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