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35: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35:16
江城子 刘济川来别,同宿康庵,梦与予过田
作者: 元好问
来鸿去燕十年间。镜中看。各衰颜。
恰待蒙泉,东畔买青山。
梦里邻村新酿熟,携竹杖,款柴关。
人生谁得老来闲。记清欢。
见君难。长路悠悠,回首暮云还。
断岭不遮南望眼,时为我,一凭阑。
十年间,来鸿去燕,时光匆匆。在镜子中看,彼此的面容都已衰老。
正待着去蒙泉,东边去买青山。
梦中回到邻村,尝新酿的美酒,手持竹杖,轻松走过柴门。
人生中谁能得到老来无忧的闲适?记得那清欢。
见你实在太难。漫长的路途悠悠,回首时已是暮云重叠。
断岭无法挡住朝南的视野,时常让我在栏杆旁凭栏远望。
元好问(1190年—1257年),字宗道,号天池,山西介休人。元代著名的文学家,诗词成就颇高,尤其擅长词。他的作品多表现对人生、自然的感悟,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该诗作于元代动荡的时期,诗人在与好友告别时,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流露出对简单生活的渴望和对人生无常的深思。
《江城子》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开头的“来鸿去燕十年间”便设置了时光流逝的主题,鸿雁和燕子作为季节的象征,暗示着人生的无常和变化。
“镜中看,各衰颜”一句,直白地揭示了岁月对人的摧残,令人不禁感到一丝惆怅。接下来,诗人提到“恰待蒙泉,东畔买青山”,表达了他对清静、自然生活的向往,这种向往反映了他内心深处对逃离世俗纷扰的渴望。
在梦中重回乡村的情景,似乎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人生谁得老来闲”一句,深刻道出人生的无奈与忙碌,尽管有过清欢,但生活的重担总是难以摆脱。最后,诗人站在栏杆前,眺望南方,感受到对生活的思索与无奈,给人以深刻的启发。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意象描绘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生活哲理的深刻理解,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人文关怀。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友谊的珍视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通过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感慨。
“来鸿去燕”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诗中提到的“竹杖”象征着什么?
“人生谁得老来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