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感春》

时间: 2025-04-26 10:05:52

诗句

看花泪尽知春尽,魂断看花只恨春。

名位未沾身欲老,诗书宁救眼前贫。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05:52

原文展示

感春
戎昱 〔唐代〕

看花泪尽知春尽,
魂断看花只恨春。
名位未沾身欲老,
诗书宁救眼前贫。

白话文翻译

看着花儿落泪,才明白春天已尽;
魂牵梦萦花间,只恨春光已逝。
名利未曾沾身,心中却感到苍老;
诗书又能如何,宁愿暂时慰藉贫困。

注释

字词注释:

  • 看花:指观赏花朵。
  • 泪尽:眼泪流尽,这里形容情绪悲伤。
  • 春尽:春天已经结束。
  • 魂断:灵魂仿佛断裂,形容极度痛苦。
  • 恨春:对春天的怨恨,因春去而感到失落。
  • 名位:指名声和地位。
  • 欲老:心中感到老去,意指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 诗书:文学作品,指知识或文化。
  • 宁救:宁可救助,意指有所求。

典故解析:

  • 此诗在春天的背景下,表达了对春光流逝的惋惜,情感上与古代诗人常有的“惜春”主题相符,常见于唐代诗歌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戎昱,唐代诗人,生平资料较少,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常表现出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春末,诗人感受到春天的短暂,结合个人的生计和理想,表达对人生无常的感叹和对前途的迷茫。

诗歌鉴赏

这首《感春》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凋零和诗人内心的惆怅。开头两句“看花泪尽知春尽,魂断看花只恨春”,以感情直接入手,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短暂。诗人抒发了对春天的依恋与失落,似乎在花的凋谢中看到了自己生命的脆弱和无常。接下来的两句则转向自我反思,作者未能在名利上有所建树,心中感到苍老,贫困的现状让他更加无奈。全诗虽然情感沉重,却也在对春光的惋惜中揭示了人生的哲理,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看花泪尽知春尽:通过看花流泪的方式,感知春天的结束,表达了一种失落与无奈。
  2. 魂断看花只恨春:对于春天的逝去,诗人心灵的痛苦加深,形成一种对春天的仇恨。
  3. 名位未沾身欲老:未能获得名利,感到心灵的老去,体现出对社会地位的渴望与失落。
  4. 诗书宁救眼前贫:即使有文学的滋养,也不能真正改变物质的贫困,突显生活的艰辛。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名位”与“眼前”,形成了对比。
  • 比喻:通过“看花”与“春”的关系,象征人生的无常。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感怀,折射出诗人对人生理想与现实困境的深刻思考,表现出一种无奈和淡淡的哀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春天的美好与短暂。
  • :象征心中的失落与痛苦。
  • 名位:代表社会地位与个人理想。
  • 诗书:象征文化与精神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感春》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宋代
    B. 唐代
    C. 明代
    D. 清代

  2. 诗中“魂断看花”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兴奋
    B. 惆怅
    C. 幸福
    D. 愤怒

  3. “名位未沾身欲老”中,“欲老”意指什么?
    A. 年龄增长
    B. 心中感到苍老
    C. 渴望名利
    D. 对生活的满足

答案: 1-B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夜泊牛津怀古》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夜泊牛津怀古》相较,两首诗都表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但《感春》更为直接,情感更为沉重,而《夜泊牛津怀古》则通过夜色与古迹的结合,表现出一种悠远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诗词鉴赏与创作》

相关查询

平甫放三十二鸥于吴松余不及与盟 古乐府 送左真州还长沙 丁已七月望湖上书事 侧犯·咏芍药 玲珑四犯·越中岁暮闻箫鼓感怀 临安旅邸答苏虞叟 湖上寓居杂咏 其十二 嘲林可山称和靖七世孙 华藏寺云海亭望具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别有用心 百痾 米字旁的字 贝部首的汉字大全_贝部首常用汉字解析 豪占 佣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宸慈 国妆特字的祛斑产品有哪些?这份清单助你快速了解_祛斑产品推荐 强弩之末 馬字旁的字 相克相济 比字旁的字 城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城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包含岸的词语有哪些 匕字旁的字 往代 装神弄鬼 弓结尾的成语 繁体字的书写方法_掌握繁体字书写技巧 卤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