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朝中措·驳云行雨苦无多》

时间: 2025-05-04 02:46:07

诗句

驳云行雨苦无多。

晴也快如梭。

春思正难拘束,客愁谁为销磨。

寻花觅谶,传杯托意,种种蹉跎。

消息不来云锦,泪痕湿满香罗。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2:46:07

原文展示:

朝中措·驳云行雨苦无多
作者: 黄机 〔宋代〕

驳云行雨苦无多。晴也快如梭。
春思正难拘束,客愁谁为销磨。
寻花觅谶,传杯托意,种种蹉跎。
消息不来云锦,泪痕湿满香罗。


白话文翻译:

这段时间,阴云密布,雨水虽不多,却仍然让人苦恼。晴天来得也快,仿佛一阵阵飞梭。春天的思绪难以束缚,我的愁苦又有谁来消磨呢?我四处寻花问柳,借着酒杯传达我的心意,经过种种的磨难和失落。消息迟迟不来,云锦般的美好已成追忆,泪痕湿透了我的香罗衣裳。


注释:

字词注释:

  1. 驳云:指阴云,形容天气阴沉。
  2. 快如梭:形容晴天来得迅速,像织布的梭子一样。
  3. 春思:春天的思绪,通常代表了对春天的感慨和思念。
  4. 客愁:异乡人的愁苦。
  5. 寻花觅谶:寻找花朵并寄托自己的心意。
  6. 云锦:形容美好而华丽的东西。
  7. 香罗:一种轻柔、香气四溢的绸缎。

典故解析:

  • 春思:在古代诗词中,春天常常被用来象征爱情与思念,诗人常借春天的生机与美丽表达内心的情感。
  • 云锦:古代名贵的丝绸,常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或理想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机,宋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他的诗歌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的描绘,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宋代,正值春季时节,诗人通过描绘天气变化与个人心情的关系,反映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春天的变幻与个人的愁苦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诗歌鉴赏:

《朝中措·驳云行雨苦无多》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诗中通过对春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愁苦。开头以“驳云行雨苦无多”揭示了天气的阴沉与内心的苦闷,紧接着“晴也快如梭”则形成了鲜明对比,表现了时光飞逝的感觉。春思的难以拘束,暗示了诗人对于爱情或理想的渴望与追求。

接下来,诗人通过“寻花觅谶,传杯托意”展现了他在寻求情感寄托过程中的无奈与无助,酒杯成为了他表达情意的工具,而“种种蹉跎”则体现了他在追寻之路上的种种磨难与失落。最后一句“消息不来云锦,泪痕湿满香罗”将整首词的情感推向高潮,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失落感交织,泪痕湿透的香罗不仅是对物质的描述,也是对心灵深处伤痛的真实写照。

整首词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世界,既有对美好理想的追求,也有对现实苦涩的感慨,展现了宋代词人特有的风格与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驳云行雨苦无多:描写阴云笼罩,虽雨水不多,但仍感到压抑。
  2. 晴也快如梭:晴天来得快,暗示着生活的变幻无常。
  3. 春思正难拘束:春天的思绪无法被束缚,表达了内心的复杂情感。
  4. 客愁谁为销磨:作为异乡人,愁苦无人能解,显得更加孤独。
  5. 寻花觅谶,传杯托意:在春天寻找花朵,寄托情感,表现出对生活的渴望。
  6. 种种蹉跎:经历了许多的挫折,感到人生的无奈。
  7. 消息不来云锦:美好的愿望未能实现,心中失落。
  8. 泪痕湿满香罗:泪水浸湿了衣物,深刻地表达了悲伤。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晴也快如梭”,对比鲜明,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比喻:将晴天比作“快如梭”,形象生动,突出生活的急促。
  • 拟人:如“客愁谁为销磨”,赋予愁苦以生命,增强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描绘春天的变幻与个人的愁苦,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的无奈与失落。诗人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紧密结合,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驳云:象征困扰与压抑的情绪。
  2. 晴天:象征希望与美好的瞬间。
  3. 春思:象征对爱情与理想的渴望。
  4. 泪痕:象征内心的伤痛与失落。

这些意象在诗中不仅承载了情感,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黄机
    • C. 杜甫
    • D. 苏轼
  2. “晴也快如梭”中的“梭”指的是什么?

    • A. 鱼
    • B. 布料
    • C. 织布工具
    • D. 书本
  3. 诗中表达的情感主要是?

    • A. 快乐
    • B. 失落与愁苦
    • C. 愤怒
    • D. 兴奋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爱情的思念与失落,但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
  • 苏轼的《水调歌头》:虽然主题为对月的感怀,但同样展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不同诗人在情感表达上的独特风格与技巧。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金缕曲 赠梁海滨先生 金缕曲 送友人至三磐防次 金缕曲 金缕曲 磻溪姜太公钓鱼台 金缕曲 云间感旧 金缕曲 今夜 金缕曲 其二 寄林姬汉上 金缕曲 金缕曲 宴寒碧庄醉后书壁 金缕曲 春晚山楼写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贴体 缺一不可 得寸思尺 萌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赴东海而死 经济增长方式 乚字旁的字 争多竞少 讲古论今 足字旁的字 包含苍的成语 齊字旁的字 牛字旁的字 西字头的字 毫厘千里 香醇 包含遇的成语 辞巧理拙 包含材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