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咏古寺花》

时间: 2025-08-01 23:07:55

诗句

共爱芳菲此树中,千跗万萼裹枝红。

迟迟欲去犹回望,覆地无人满寺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1 23:07:55

原文展示

共爱芳菲此树中,
千跗万萼裹枝红。
迟迟欲去犹回望,
覆地无人满寺风。

白话文翻译

大家都喜欢这树上的花,花瓣繁多,娇艳欲滴。虽然我已经准备离开,却忍不住回头再看,满地无人,只有寺庙里的风轻轻吹拂。

注释

  1. 芳菲:指花草的芬芳,春天的花朵。
  2. 跗、萼:跗为花的瓣,萼为花的托,诗中形容花盛开的娇艳。
  3. 迟迟:形容动作缓慢,这里指作者恋恋不舍。
  4. 覆地:遍布于地,指花落满地的景象。
  5. 无人:指寺庙内没有人,显得十分宁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司空曙,唐代诗人,字子瞻,号逸民,晚唐著名的诗人之一。他的诗风清新典雅,常以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为题材,富有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唐代,正值诗人对古寺的花卉之美产生了深刻的感受,表达了对自然景物的热爱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咏古寺花》以花为主线,描绘了古寺中盛开的花卉,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开头两句通过“共爱芳菲”引入,直接表达了对花的赞美,接着用“千跗万萼裹枝红”形象地描绘了花的繁盛和美丽,仿佛让人感受到那种春天的盎然生机。

中间两句则转向诗人的情感变化,“迟迟欲去犹回望”,透露出一种依依不舍的情感,虽已准备离去,却仍然情不自禁地回头欣赏。最后一句“覆地无人满寺风”则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似乎整个寺庙只有风声与花影,增强了诗的意境。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切感悟,既有对美的赞美,又有对孤寂生活的思考,情感真挚,意境悠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共爱芳菲此树中:表达大家共同喜爱这树上的花。
  2. 千跗万萼裹枝红:形容花的数量和色彩,营造出繁盛的景象。
  3. 迟迟欲去犹回望:诗人准备离去,却因对美景的留恋而停下脚步。
  4. 覆地无人满寺风:寺庙内的宁静及落花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孤寂的美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花的盛开比作春天的生机,象征生命的美好。
  • 对仗:如“千跗万萼”,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花似乎在与诗人产生情感共鸣。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对花的描绘,反映出一种人对自然的依恋和对简单生活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生命的美好与短暂。
  • 寺庙:代表宁静、孤独的环境。
  • :象征着流动的时间和生命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主要意象是什么?

    • A. 花
    • B. 水
    • C. 云
    • D. 山
  2. 诗人对古寺花的态度是?

    • A. 无所谓
    • B. 喜爱
    • C. 厌恶
    • D. 疏离
  3. “迟迟欲去犹回望”这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 A. 高兴
    • B. 留恋
    • C. 忧伤
    • D. 疲惫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王维《山居秋暝》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司空曙的《咏古寺花》更侧重于对花的描写与情感的流露,而王维则通过山水景物表达内心的宁静与哲思。两者在意境上各有千秋,却都展现了对自然的深切感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相关的诗词分析文章和研究书籍。

相关查询

茶瓶儿 茶瓶儿·去年相逢深院宇 留客住 港中开发大屿山,亦岛国中一拓地法也 留客住 子大、聿修、德尹相饯鸳鸯湖上 留客住 鹧鸪 留客住 留客住 留客住 留客住 留客住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脂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俯的成语 查访 平盘 辛字旁的字 鼓腹击壤 攴字旁的字 艮字旁的字 肉圃酒池 黽字旁的字 香字旁的字 辎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通忧共患 避而不谈 姚黄魏紫 精锐之师 宏纵 摤老 掾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