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送曾宏甫守天台》

时间: 2025-05-11 19:26:33

诗句

此地多朋好,惟君似弟兄。

不堪轻作别,那得易为情。

秋日行漓水,春风上赤城。

莫言无过雁,略不寄佳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19:26:33

原文展示:

送曾宏甫守天台 曾几 〔宋代〕

此地多朋好,惟君似弟兄。 不堪轻作别,那得易为情。 秋日行漓水,春风上赤城。 莫言无过雁,略不寄佳声。

白话文翻译:

在这个地方有很多朋友,只有你像兄弟一样亲近。 难以轻易地说再见,怎能轻易地表达情感。 秋天走在漓江边,春风吹拂赤城山。 不要说没有飞过的雁,稍微不寄来好消息。

注释:

  • 此地多朋好:此地,指作者所在的地方;朋好,朋友。
  • 惟君似弟兄:惟,只有;似弟兄,像兄弟一样亲近。
  • 不堪轻作别:不堪,难以承受;轻作别,轻易地说再见。
  • 那得易为情:那得,怎能;易为情,轻易地表达情感。
  • 秋日行漓水:秋日,秋天;行,走;漓水,漓江。
  • 春风上赤城:春风,春天的风;上,吹拂;赤城,赤城山。
  • 莫言无过雁:莫言,不要说;无过雁,没有飞过的雁。
  • 略不寄佳声:略,稍微;不寄,不传来;佳声,好消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几(1084-1166),字子舆,号茶山居士,南宋诗人。他的诗风格清新,多写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这首诗是他在送别好友曾宏甫前往天台时所作,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不舍之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曾宏甫即将前往天台任职时所作,曾几与曾宏甫关系密切,如同兄弟。诗中流露出对友人的不舍和对未来通信的期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不舍之情。首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亲近感,将友人比作兄弟,凸显了两人关系的亲密。中间两句通过对秋日和春风的描绘,营造了一种离别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对友人通信的期待,希望友人能传来好消息,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心和思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此地多朋好,惟君似弟兄:诗人表达了自己所在的地方有很多朋友,但只有曾宏甫像兄弟一样亲近。
  2. 不堪轻作别,那得易为情:诗人难以承受轻易的离别,也难以轻易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3. 秋日行漓水,春风上赤城:通过对秋日和春风的描绘,营造了一种离别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
  4. 莫言无过雁,略不寄佳声:诗人希望友人不要忘记通信,稍微传来一些好消息。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友人比作兄弟,凸显了两人关系的亲密。
  • 对仗:秋日行漓水,春风上赤城,形成了时间与空间的对比。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不舍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通信的期待。

意象分析:

  • 秋日行漓水:秋日和漓水共同营造了一种离别的氛围。
  • 春风上赤城:春风和赤城山共同营造了一种对未来的期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惟君似弟兄”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友人的疏远 B. 对友人的亲近 C. 对友人的冷漠 D. 对友人的嫉妒 答案:B

  2. 诗中“秋日行漓水”描绘了什么场景? A. 春天的漓江 B. 秋天的漓江 C. 夏天的漓江 D. 冬天的漓江 答案:B

  3. 诗中“莫言无过雁”表达了什么期待? A. 期待友人忘记通信 B. 期待友人传来好消息 C. 期待友人不要通信 D. 期待友人不要忘记通信 答案: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送别之情。
  • 杜甫《月夜忆舍弟》:表达了诗人对兄弟的思念之情。

诗词对比: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与曾几《送曾宏甫守天台》: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送别之情,但王维的诗更加注重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而曾几的诗则更加注重对情感的表达。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曾几诗集》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成语: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反义词: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再和 灵峰闻秋雨 读兰台诗 僮方捣茶知予书初辍捣以待呼而戒之 观溪涨 荷花 用韵寄仲模 砌下黄菊暮秋始开为赋此篇 高补之十月旦生朝一绝 悼六兄宗鲁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兽结尾的成语 洛滨笙 骇突 杀人如蒿 荣华富贵 屐屩 麻字旁的字 滑天下之大稽 折文旁的字 力字旁的字 家至人说 包含郊的词语有哪些 碎玉零玑 细弱 屑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旗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两点水的字 凉帽 阜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