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0:04: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04:49
梦中赋早行
作者: 陆游 〔宋代〕
夜分秉炬治装赍,
千里霜风入马蹄。
拥褐却寻孤驿梦,
垂鞭时听近村鸡。
荒烟漫漫沉残月,
宿莽离离上古堤。
天色渐分寒更力,
道傍沽酒坼官泥。
夜深时我点亮蜡烛整理行装,
千里路途上,霜风扑面而来,马蹄声声。
裹着褐色大衣,寻找孤零零的驿站,
放下鞭子,时而听到近村的鸡鸣。
荒烟弥漫,沉沉的残月照耀,
宿草离离,映照着古老的堤岸。
天色渐渐发白,寒气更胜,
路边有人在卖酒,泥土被踏得稀烂。
无明显典故,但可以看出诗中对孤独旅途的描写与古代诗人行旅的情感相呼应,表达了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政治家,作品多以壮志未酬、爱国情怀为主。他的诗歌风格豪放,情感真挚,尤其擅长描写自然和人生的感受。
创作背景:诗作于陆游晚年,反映了他对早行的感受与自然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旅途的思考。
《梦中赋早行》通过描绘夜间出行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故乡的思念。诗人夜晚点蜡烛整理行装,意味着他即将踏上旅途,面对千里霜风带来的凛冽,他选择裹紧大衣,抵御外界的寒冷。寻找孤驿的梦中情景,似是对生命轨迹的感慨,放下鞭子与鸡鸣声的细腻交织,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诗的后半部分,荒烟与残月的映衬,表现出一种孤独的美感;而天色渐明,寒气更重,似乎暗示着生活的艰辛与不易。最后提到路边沽酒,突出了生活的朴素与艰难,泥土的坼裂则隐喻着岁月的流逝与人生的重负。
总的来说,这首诗不仅是一幅美丽的夜行图画,更是对人生旅途的深刻反思,充满了哲理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表现了孤独旅途中的思考,映射出人生的艰辛与对故乡的眷恋,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命的感悟。
诗中“秉炬”指的是什么?
“千里霜风入马蹄”中的“霜风”意指:
诗中提到的“近村鸡”有什么象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