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4 07:06: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4 07:06:44
嗟余亦萧瑟,万感荡无边。
病骨迎秋瘦,羁愁逐雨悬。
风云幻人海,霜雪逼残年。
对镜羞华发,伤时一怆然。
唉,我也感到萧瑟,心中万般感慨,无边无际。
病弱的身体在秋天的侵袭下愈发消瘦,心中的忧愁像雨水般缠绵不去。
风云变幻如同人海茫茫,霜雪逼近,使得我感到岁月的无情。
对着镜子,看到了白发,心中不禁感到一阵伤感。
作者介绍:陈瀚,清代诗人,生于动荡的时代。他的作品多反映个人的遭遇与感受,常以忧伤的情绪为主调,具有人文关怀。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在作者身处他乡、感受孤独与衰老之际写成的,表达了他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故乡和过往的思念之情。
《客中有怀东山诸子 其六》是一首充满了忧伤情感的作品,诗中通过对个人身体状况的描绘,反映出诗人在外漂泊的孤独与无奈。开篇“嗟余亦萧瑟”便是对自己情绪的直接表达,萧瑟的环境与自身的感受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病骨迎秋瘦”展现了作者的身体虚弱,秋天的到来更是加深了这种脆弱感,象征着生命走向衰老。接着“羁愁逐雨悬”,则通过雨水的意象,传达出作者心中无尽的忧愁与思念,这种情感如同雨水般缠绵不去,令人窒息。
诗的后半部分“风云幻人海”描绘了社会的变迁与人生的变幻,似乎在感叹人生如梦,瞬息万变。而“对镜羞华发”则是以自我审视的方式,直接触及到衰老的现实,令人感到痛心。最后一句“伤时一怆然”总结了全诗的情感基调,既是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也是一种对过往岁月的追忆。
整首诗在形式上运用了对仗与音韵的和谐,情感真挚而深沉,体现了作者对生命与时间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个人的孤独感和对时光流逝的感伤,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与对悠久岁月的怀念,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人文关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病骨迎秋瘦”的意思是:
A. 身体因秋天而变得健康
B. 身体因秋天而愈发消瘦
C. 身体因天气转凉而发热
“伤时一怆然”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高兴
B. 伤感
C. 愤怒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陈瀚的此诗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有相似的感伤主题,二者都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与人事变迁的无奈。杜甫通过月夜思念弟弟,展现了对亲情的依恋,而陈瀚则更多地反映了个人的孤独与对衰老的感慨,二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但都揭示了人类共同的情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