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56: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56:33
百字令 观灯归后醉饮,度此
作者: 潘榕 〔清代〕
六街灯火,踏欢场游倦归来行缓。
爆竹声声声不断,听彻元宵弦管。
楼望邻家,筵开别院,烧烛帘高卷。
盈盈笑语,耳轮风过吹满。
凄惋。老恨年催,境随梦幻,少日狂都减。
心字香销灰已冷,访翠偎红情懒。
圆月窥愁,寒檠瘦影,坐数更长短。
沉思旧事,无言姑醉瑶盏。
在灯火辉煌的六街,我缓缓走回欢快游玩的场所。
炮竹声此起彼伏,元宵佳节的音乐在耳边回响。
从楼上望去,邻家的筵席在别院中摆开,烛光高高卷起帘子。
欢声笑语在耳边回荡,如风吹过一般。
心中凄惋,老去的怨恨随着时间催促而加深,
眼前的景象如梦幻般转瞬即逝,年轻时的狂欢已不再。
心中的香气已化为灰烬,懒于再去寻访那翠绿与红艳。
圆月窥视着我的忧愁,寒冷的灯影显得瘦弱,我坐着数着时间的长短。
沉思往事,无言中独自醉饮着美酒。
作者介绍
潘榕是清代著名的诗人,他的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描绘生活场景为主。潘榕的诗风细腻,常常融合自然景物与人情感,表现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创作背景
《百字令》创作于元宵佳节之后,诗人经历了热闹的节日氛围,归来时却感受到时光流逝和青春的消逝,情绪在欢乐与惆怅之间徘徊。这首词通过对节日的描绘,反映了人们在欢庆之后的孤独与思索。
《百字令》通过描绘元宵节的热闹场景,展现了诗人对欢乐与孤独交织的深刻体验。开篇以“六街灯火”来描绘节日的繁华,让读者仿佛置身于灯火辉煌的街头,耳边充斥着爆竹声和乐曲。随着诗句的深入,欢乐的场景逐渐转向诗人的内心感受,体现出时间的无情与对往昔的怀念。
诗人用“老恨年催”表现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年轻时的狂欢已随时间而消逝,内心的孤独感愈发明显。通过“心字香销灰已冷”,表达了对昔日热情的失落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最后,诗人在月下沉思旧事,展现了他对过往的惆怅与无奈,体现出一种对生活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通过对比节日的热闹与内心的孤独,表现出人生的无常与对青春的珍惜。语言优美,情感丰富,使得读者在欣赏美丽的文字时,也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节日的欢乐与个人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青春流逝的感慨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诗人在热闹的氛围中感受到内心的孤独与无奈,表现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百字令》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潘榕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什么?
A. 端午节
B. 中秋节
C. 元宵节
D. 春节
“心字香销灰已冷”中“心字”指的是什么?
A. 爱情
B. 记忆
C. 热情
D. 友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潘榕的《百字令》更侧重于节日的氛围与个人的内心感受。李白的作品更强调独自饮酒时的豪情与壮志,而潘榕则是在欢乐过后,反映出对时间流逝与青春消逝的忧伤,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与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