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4:16: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4:16:50
水拭双鸾镜,山环六曲屏。
云端迸朝日,木杪见疏星。
梅坞春长在,柴门夜不扃。
援琴谁写景,思得与君听。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晨的美丽景象:湖面如同一面双鸾镜子,水波荡漾;山峦环绕,仿佛是六曲屏风。朝阳从云端涌出,星星在树梢上隐隐可见。梅花的坞亭春意盎然,而柴门的夜晚却始终紧闭。提琴的人是谁在描绘这样的美景呢?我希望能与你一起欣赏这份美好。
此诗中没有明显的典故,但“梅”常被用作清高、坚韧的象征,符合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情谊和对自然的热爱。
史浩(生卒年不详),字子美,号澹庵,宋代诗人,因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受到推崇。他的诗多描绘自然景色,常透出淡淡的忧伤与对友人的思念。
此诗是作者在东湖游玩时所作,描绘了湖光山色与内心感受的结合,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人陪伴的渴望。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东湖的美丽湖光和诗人内心的情感。开头两句通过“水拭双鸾镜,山环六曲屏”展现出湖面如镜的宁静与山的环绕,营造出一种幽静深邃的氛围。而后两句通过“云端迸朝日,木杪见疏星”描绘了清晨的生机与希望,给人以温暖和力量。接下来的“梅坞春长在,柴门夜不扃”则呈现出一种静谧的生活状态,诗人似乎在思索着生活的意义,感受到岁月的流逝。最后两句“援琴谁写景,思得与君听”则流露出诗人对友人陪伴的渴望与欣赏美景的心情,整个诗歌在自然美和人情温暖的交织中,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愁与深厚的情谊。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友人陪伴的渴望,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
“水拭双鸾镜”中“双鸾”指的是:
A. 两只鸟
B. 两面镜子
C. 一种美丽的景象
诗中提到的“梅坞”象征:
A. 冬天的冷清
B. 春天的生命力
C. 夏天的炎热
“思得与君听”表达了诗人:
A. 对音乐的热爱
B. 对友人的思念
C. 对自然的向往
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