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18: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18:24
落日蒸红山欲烧。
短筇行药过山腰。
松声隐隐晚来潮。
短树依岩无败叶,
梅花当路少全梢。
水村时有短长桥。
落日的余晖映照着山峦,仿佛要将山烧红一般。我手持短杖,在山腰行走,采药归来。松林中隐约传来潮水的声音,傍晚时分显得格外悠远。山岩旁的矮树上没有凋零的叶子,路旁梅花不多,几乎没有全开的花朵。水边的村庄里时不时有短桥和长桥相连。
曾栋,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歌风格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具有浓厚的个人情感。
这首《浣溪沙》可能创作于诗人游历山水之间,受自然美景的启发,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浣溪沙》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诗的开头“落日蒸红山欲烧”,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夕阳下的壮丽景色,仿佛整座山都被火焰包围,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烈感受。接下来的“短筇行药过山腰”则透露出诗人采药的生活情趣,暗示了他与自然的亲密接触。
“松声隐隐晚来潮”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松涛与潮水的声音交织在一起,给人以宁静而又深远的感受。接下来的“短树依岩无败叶”,通过对树木状态的描绘,传达出一种生机盎然的气息,体现了自然的韧性与生命力。
“梅花当路少全梢”则暗含了孤独与稀少的意象,梅花的稀少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同时也体现了生命的脆弱。最后一句“水村时有短长桥”,描绘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图景,桥的存在连接了水村与外部世界,象征着人与自然的桥梁。
整首诗在简练的语言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生活之间的深厚联系,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惬意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以自然为题材,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景象。
诗中“落日蒸红山欲烧”意指什么?
诗人手持的工具是什么?
“梅花当路少全梢”中梅花的意象传达了什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