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7:37: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7:37:27
点绛唇
山雨初晴,馀寒犹在东风软。
满庭苔藓,青子无人见。
好客不来,门外芳菲遍。
难消遣,流莺声啭。
坐看芭蕉展。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雨后初晴的场景,空气中依然带着寒意,东风轻柔地吹拂。庭院里的苔藓满布,却无人欣赏那些青葱的嫩芽。虽然春天的花香遍布门外,但好客的朋友却不曾到来,令人感到无聊。只有那流莺的鸣叫声在耳边回响,坐在这里,静静地看着芭蕉叶慢慢展开。
作者介绍:宋自道,生平与创作背景不详,但其作品多反映出宋代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常用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景象与内心感受。
创作背景:这首词可能写于春季,描绘了雨后春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自然景色的欣赏。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春雨过后的宁静场景,营造出一种清新而略带忧伤的气氛。开篇“山雨初晴”便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紧接着“馀寒犹在东风软”,将残留的寒意与温暖的春风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自然界的微妙变化。
“满庭苔藓,青子无人见”一句,抒发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无人欣赏的惆怅。苔藓的生长和嫩芽的出现象征着生命的复苏,但却因缺乏朋友的陪伴而显得孤寂。接下来的“好客不来,门外芳菲遍”,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内心的失落与孤独,尽管外面的春色宜人,却因无友共赏而倍感无趣。
最后一句“坐看芭蕉展”则带有一种静谧的美,诗人选择坐下来,静静地看着芭蕉叶的生长,似乎在寻找一种内心的宁静与自得。这种对自然的观察,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内心情感的细腻把控。
整首词通过清新的自然景象与内心感受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友谊的渴望与对自然美的向往,情感深邃而细腻,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描绘春雨后的自然景象,反映了诗人对友谊的渴望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孤独之间的辩证关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词的开头描绘了什么样的天气变化?
诗中提到“满庭苔藓”是为了表达什么?
“流莺声啭”中的“流莺”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解读:两首词都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内心情感的交融,展现了宋代文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情感的细腻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