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2:39: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39:55
春后银鱼霜后鲈,
远人曾到合思吴。
欲图江色不上笔,
静觅鸟声深在荐。
落日未昏闻市散,
青天都净见山孤。
桥南水涨虹垂影,
清夜澄光照太湖。
春天过后,银鱼和霜降后的鲈鱼都丰盛了,
远方的人曾经来到这里,让我思念吴地。
想要描绘江边的美景,却无从下笔,
静静地寻找鸟鸣声,深藏在草丛中。
落日还未完全沉下,听到市场散去的喧嚣,
青天都清澈,孤山清晰可见。
桥南的水涨起来,彩虹的倒影垂下,
清澈的夜晚,月光照耀着太湖。
张先,字子容,号秋水,南宋时期的诗人、词人和书法家,以其词风清丽而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风格婉约细腻。
《吴江》创作于张先在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与个人情感交织的复杂时期。诗中表达了对故乡吴地的思念以及对自然景色的热爱。
《吴江》通过清新自然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开篇提及的“银鱼”和“鲈鱼”,不仅是春季的美食象征,也暗示着丰收的季节,传达出一种生活的美好。而“远人曾到合思吴”则引发了诗人对往日情景的追忆,表现了对故乡的深厚情感。
“欲图江色不上笔,静觅鸟声深在荐”则突显了诗人一时的迷茫与无奈,面对美丽的江色,竟无法用笔描绘出来,只能在静谧中寻找鸟鸣,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切观察与感受。接下来的几句,展现了夕阳西下时的宁静与清澈,传达出一种淡淡的惆怅与宁静的美。
整首诗在意象上层层递进,最后以“清夜澄光照太湖”作结,画面由白昼转至夜晚,既有对白昼美景的留恋,又有夜晚的清幽,给人一种时光流转、物是人非的感伤。在自然的描绘中,诗人将个人情感与景物融合得天衣无缝,使整首诗充满了诗意的美感与哲理的深度。
整首诗通过对江南水乡的细腻描写,反映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同时也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展现出一种淡淡的惆怅与宁静之美。
诗中提到的“银鱼”象征什么?
A. 秋季的丰收
B. 春季的美食
C. 冬季的寒冷
诗人对吴地的情感如何?
A. 愤怒
B. 思念
C. 无所谓
“欲图江色不上笔”的意思是?
A. 无法用笔描绘美景
B. 随意描写
C. 用笔写下所有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