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00: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00:44
和苏提举喜雨
作者: 阳枋 〔宋代〕
皇上焦劳冠百王,
精求肤使惠南方。
驱驰靡惮周原显,
敛散尤高汉寿昌。
属邑近方忧水涝,
单车不复待秋凉。
公余更有惊人句,
为解尘怀倥偬装。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皇帝辛苦治国的理解和对南方雨水的渴望。诗中提到,皇上为了安抚百王,操劳不已,特别关注南方的水利问题。为了治理水灾,皇上不辞辛劳,巡游周边地区,显示出他对南方人民的关怀。而在南方,因水涝而愁苦的百姓,早已无法再期待秋凉的到来。诗的最后,作者提到自己在闲暇时写下的句子,意在抒发心中的烦恼和不安。
作者介绍:阳枋,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他的诗多描写自然景物和人事,表达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的关怀。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南方水灾频发之际,正值皇上关注民生水利之时,诗人以此表达对皇帝辛劳的理解和对南方人民的同情。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写,反映了宋代在治水方面的艰辛与努力。开头两句展现出皇上为了国家的安宁而焦虑不已,显示了统治者的责任感。紧接着,诗人用“驱驰靡惮”来形象地描绘皇帝不辞辛劳,走访周边地区,协调水利管理的决心。接下来的几句则转向百姓的苦难,表现出社会底层人民因水灾而无奈的处境,传达出对他们深切的同情。最后一句“公余更有惊人句”不仅表明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也显示了他希望通过诗歌来表达心中对社会的感受和对皇帝施政的期望。
整首诗在结构上层次分明,情感真挚,既有对皇帝的赞美,也有对民众苦难的关切,体现了诗人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是一首极具时代特色的诗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全诗运用了对仗、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了韵律感和表达的力度。例如“驱驰靡惮”与“敛散尤高”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皇帝对南方水利的关心和民众因水灾所遭受的苦难展开,体现了诗人对社会时事的关切与思考,也表达了对皇帝竭尽全力为民的赞美。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焦劳”主要是指哪个方面?
“单车不复待秋凉”的意思是?
诗中提到的“公余更有惊人句”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