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3:26: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3:26:00
喜迁莺 和箫楼师秋感
作者: 沈善宝 〔清代〕
秋光澄澈。又落叶潇潇,吟蛩唧唧。
几杵疏砧,两行新雁,更胜杜鹃啼血。
惹得羁人哀感,制就新词凄绝。
低唱罢觉愁肠自断,愁眉顿结。
幽寂。帘捲起。菊影扶疏,正一庭霜月。
欲问嫦娥,相邀青女,同话广寒宫阙。
底事天边蟾影,只照人间离别。
吟望处对蒹葭露冷,暮云空阔。
秋天的阳光清澈明亮,树叶纷纷飘落,蟋蟀在低声吟唱。
几声敲打的声响,几只新飞来的大雁,声音比杜鹃的啼血更加动人。
这情景引发了我内心的忧伤,写下了这首凄凉的诗词。
歌唱过后,感到心中愁肠寸断,愁眉紧锁。
一片幽静,帘子轻轻卷起,菊花的影子在庭院中摇曳,正映照在清冷的霜月下。
我想问嫦娥,邀请青女,一起谈论那广寒宫阙的事情。
究竟是什么,天边的月影,只照亮了人间的离别。
我吟咏着,望向那对着蒹葭露水的冷处,暮云无边,空旷无际。
作者介绍:沈善宝,清代诗人,擅长词曲,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与人情世态,情感细腻,词风清新。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秋季,描绘了作者在秋天的感受,结合自然景象表达了对离别的感慨。
《喜迁莺 和箫楼师秋感》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忧伤与感慨。诗的开头以“秋光澄澈”入笔,给人一种清新而宁静的感觉,紧接着“又落叶潇潇”,落叶的意象不仅描绘了秋天的景象,更引发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提到的“吟蛩唧唧”,则增添了秋夜的静谧,蟋蟀的低吟似乎在诉说着离别的愁苦。
接着,作者通过“几杵疏砧,两行新雁”,将新雁的回归与杜鹃的哀鸣相对比,进一步加深了离别的主题。诗中“惹得羁人哀感”,描绘了作者因情感触动而创作的过程,反映出诗人内心的脆弱与敏感。
全诗的最后几句,“欲问嫦娥,相邀青女,同话广寒宫阙”,则是对月亮女神的向往与询问,表达了孤独的心情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而“天边蟾影,只照人间离别”则是对离别的无奈与感伤。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秋天的景象,以自然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离别、孤独的深切感受,蕴含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人间情感的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几杵疏砧”指的是什么?
A. 敲打声
B. 雁鸣
C. 蟋蟀声
答案:A
诗的主题主要围绕什么?
A. 秋天的景色
B. 离别与孤独
C. 团圆与希望
答案:B
“菊影扶疏”中的“菊”象征了什么?
A. 忍耐与思念
B. 快乐与团圆
C. 忘却与释怀
答案:A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