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6-25 01:39: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6-25 01:39:06
鄚渚得雨
江头一夜水鸣艖,
江外欢声百万家。
已报主人诗满袖,
更夸使者雨随车。
支离田父烟蓑湿,
辟易炎官火伞伴。
一望阿瞒狼狈地,
村村刺水透针芽。
在江边,听到一夜的水声,船只在鸣叫;江外传来欢声笑语,似乎有百万户人家在庆祝。已然告诉主人,诗句已满袖;更是夸赞使者,带来了雨水随车而至。田间的农夫,披着湿透的蓑衣,躲避着炎热的官伞。远望去,阿瞒的样子狼狈不堪,村村都在水中,稻芽透出了尖尖的尖刺。
作者介绍:袁说友,宋代著名的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而闻名,常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达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时事的关怀。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一个雨后的时节,反映了农民对雨水的渴望与欢喜,以及雨水给农业带来的希望,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丰收的期待和对自然力量的敬畏。
《鄚渚得雨》是一首生动描绘雨后农村生活的诗。开篇以“江头一夜水鸣艖”引入,生动地描绘了雨水带来的生机与活力,水声与船鸣交织,营造出一片热闹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江外欢声百万家”展现了雨后的喜庆场景,似乎每一个家庭都在庆祝这场甘霖。
诗中“已报主人诗满袖”,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悟,雨水不仅滋润了大地,也激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诗的最后几句,通过描绘田父的狼狈与希望,呈现了农民在雨水后的艰辛与期盼,展现了农村的生活状态与自然环境的密切关系。
整首诗在意象上既有自然的景观,也有农民的情感,体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表达了对生命的赞美与珍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雨后的农村场景,展现了农民对丰收的期待,以及对自然的敬畏与珍惜,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题。
诗词测试:
诗中“江头一夜水鸣艖”中的“艖”指什么?
诗人对雨水的态度是?
“支离田父烟蓑湿”中,田父正在做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