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0:04: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04:24
浣溪沙·波面铜花冷不收
作者: 吴文英 〔宋代〕
波面铜花冷不收。
玉人垂钓理纤钩。
月明池阁夜来秋。
江燕话归成晓别,
水花红减似春休。
西风梧井叶先愁。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冷清的秋夜,水面上冷冷的波光闪烁,似铜花一般不愿收敛。美人垂钓,理着细细的钩线。明亮的月光照耀着池阁,夜幕降临,秋意渐浓。江边的燕子在晨曦中交谈着归去的事,水花红色的景象似乎渐渐减退,像春天的美丽也已过去。西风吹过,梧桐树下的叶子先感到忧愁。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吴文英,字文英,号梅溪,南宋时期的词人,以词风清丽、婉约著称,作品常表达离愁别绪和自然景色的感受。他的词常以细腻的情感和景物描写见长。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宋代的文人对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的追求。诗人在秋寒的夜晚,看到水面波动的景象,感受到人事的变迁与离别的凄凉,写下了这首词。
这首《浣溪沙》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秋夜的清冷与孤寂。开篇“波面铜花冷不收”将读者带入一个静谧的水面景象,波光闪烁而不愿收敛,暗示着内心的情感也难以平静。接着“玉人垂钓理纤钩”,通过美人钓鱼的形象,表现了一种宁静的生活状态,同时也暗藏着孤独的气息。月光洒在池阁上,夜色愈加深沉,秋意浓重,给人一种渐行渐远的感觉。后面的“江燕话归成晓别”,通过燕子的归去,隐喻了离别的伤感,水面上的“水花红减似春休”则更加明确了春天的美好已经过去,意味着生命的流逝和过往的回忆。最后一句“西风梧井叶先愁”以梧桐为意象,表达了对未来的忧虑和惆怅。这首词在细腻的描写中蕴含了丰富的情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描绘秋夜的清冷与孤独,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忧虑,体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和对美好事物失去的悲伤。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波面铜花冷不收”中的“铜花”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玉人”指代:
整首词的主题主要表达了: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