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52: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52:03
浣溪沙·春到青门柳色黄
作者: 冯延巳 〔五代〕
春到青门柳色黄,一梢红杏出低墙。
莺窗人起未梳妆。
绣帐已阑离别梦,玉炉空袅寂寥香。
闺中红日奈何长。
春天来到了青门,柳树的颜色变得黄了,一枝红杏从低矮的墙头探出。
窗前的黄莺歌唱,窗内的人儿还没有梳妆。
绣帐已经拉开,梦中与人离别的情景渐渐淡去,玉炉里空留着袅袅的香烟,显得格外寂寞。
闺房里红日高照,时光真是漫长无比。
冯延巳,五代时期的词人,原为楚国人,后仕于南唐。他的词风清新婉约,常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人生的情感与自然景色。
该词作于春季,正值花开的时节,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内心的孤独感。春天象征着生机与希望,但在诗中却传递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浣溪沙·春到青门柳色黄》以春天的景色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开篇“春到青门柳色黄”以生动的画面引出春天的气息,柳树吐新芽,红杏探头,不仅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也为后文的情感铺垫了基础。
“莺窗人起未梳妆”一句,描绘了窗前黄莺的叫声和窗内女子尚未梳妆的慵懒,突显出一种生活的气息与人情的温暖。然而,随着“绣帐已阑离别梦”的出现,情绪开始转向,细腻的情感在此刻流露出来,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内心的离愁别绪。
“玉炉空袅寂寥香”,香气袅袅升起,却显得孤独无依,暗示着内心的寂寞与对往昔的追忆。最后“闺中红日奈何长”,通过红日的永恒,表现出时光的漫长与无奈,留下了深刻的思考。
整首词以春天的美景为背景,融合了浓郁的情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无奈。
整首诗歌通过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内心的孤独。虽然春天象征着新生与希望,但诗中的情感却暗示着对过往的怀念与对现状的无奈,展现出一种深刻的生活哲学。
诗中“春到青门柳色黄”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象?
A. 夏季
B. 秋季
C. 春季
D. 冬季
“莺窗人起未梳妆”中的“莺”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花
B. 一种鸟
C. 一种树
D. 一种草
诗中的“玉炉空袅寂寥香”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离愁
C. 思念
D. 希望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