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1:14: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1:14:12
百六古今有,两宫开辟无。
兴师诚刷耻,奋袂竞捐躯。
必挟三灵助,能令万国孚。
九宫驱六甲,何患五单于。
古今有百六个朝代,然而两宫(指皇帝和皇后)却无法开辟(新局面)。
兴师打仗确实是为了洗刷耻辱,大家奋勇向前,甘愿抛头颅洒热血。
一定要借助三位神灵的帮助,才能使万国对我心悦诚服。
九宫阵法驱动六甲,何必畏惧五单于(指北方的敌人)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张元干,字仲明,号天庐,南宋时期诗人,擅长律诗和词。其作品多关注国家兴亡、士人理想,具有较强的现实主义色彩。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面临外敌侵扰和内忧外患之际,诗人以激昂的笔调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和对士人报国的呼唤。
这首诗充满了激昂的爱国情怀,诗人在开篇揭示了历史的沉浮,感叹“百六古今有”的同时,亦让人意识到现今局势的艰难。接着,诗人以“兴师诚刷耻”点明出征的目的,表现出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此处“奋袂竞捐躯”,不仅表达了士兵们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决心,也体现了诗人对士人精神的崇敬。
“必挟三灵助,能令万国孚”一语,深刻反映了诗人对胜利的渴望,寄托了对神灵保佑的信仰。最后一句“九宫驱六甲,何患五单于”,则是对敌人的蔑视,展现了诗人心中坚定的信念与勇气,信心满满地认为只要有合适的阵法,就能战胜任何敌人。
整首诗在气势上层层推进,既有历史的沉重感,也充满了士人的豪情壮志,展示了张元干的诗歌艺术魅力和对国家的深切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该诗使用了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例如,“兴师诚刷耻”中使用了“兴师”比喻出征,表达出征的正义性;“奋袂竞捐躯”通过生动的动作描绘,表现出士人的豪情。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题为爱国与报国,抒发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心,以及对士人精神的赞美,反映出诗人对强国富民的渴望和对敌人毫不畏惧的坚定立场。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百六古今”指的是什么?
“兴师诚刷耻”中“刷耻”是指什么?
诗中提到的“九宫”与“六甲”是指: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