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细君崔氏哀辞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5-04 06:04:37

诗句

兰枯蕙槁不禁风,一夕吹香入殡宫。

把酒试浇桥下水,不容将恨到湘东。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6:04:37

原文展示:

兰枯蕙槁不禁风,一夕吹香入殡宫。
把酒试浇桥下水,不容将恨到湘东。

白话文翻译:

兰草枯萎,蕙草凋零,任凭风吹,一夜间香气飘散入了殡宫。
我举起酒杯试着浇灌桥下的水,不愿将心中的怨恨带到湘东。

注释:

  • 兰枯蕙槁:兰草和蕙草都是香草,分别代指美好的事物凋零,象征哀伤。
  • 殡宫:指殡葬的地方,象征着死亡。
  • 把酒试浇:举杯浇水,表示一种祭奠或哀悼的仪式。
  • 湘东:指湘江东岸,古代诗歌中常用来象征思念故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恽,元代诗人,才华横溢,擅长诗词,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社会现象为主,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王恽失去挚友之际,表达了他对逝者的哀悼和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诗歌鉴赏:

《细君崔氏哀辞二首 其二》采用了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兰草与蕙草的凋零,生动地表现了生命的脆弱和逝去。诗中“兰枯蕙槁不禁风”的意象,既是对美好事物消逝的哀叹,也反映了自然界的无情。在这幅凄美的画面中,夜晚的风将香气送入殡宫,象征着逝去的生命与回忆的交织,令人心生感慨。

“把酒试浇桥下水”则展现了诗人对逝者的深切怀念和一种仪式感。他试图用酒水浇灌来祭奠故友,表达了他不愿将心中的怨恨带到湘东的决心。这一行动不仅是对逝者的追思,更是一种解脱,显示了诗人面对悲痛时的坚韧与豁达。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深厚的情感,传达了对生命的思考与对友人的怀念,展现了王恽对自然和人情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兰枯蕙槁不禁风:兰草和蕙草都已枯萎,任凭风吹,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
  2. 一夕吹香入殡宫:一夜之间,香气飘散入殡葬之地,暗示着对逝者的追思。
  3. 把酒试浇桥下水:以酒水祭奠,反映出对友人的怀念与敬意。
  4. 不容将恨到湘东:表达了不愿将内心的怨恨带到湘东,强调了对逝者的深情。

修辞手法

  • 比喻:兰枯蕙槁的意象比喻美好的事物消逝。
  • 拟人:香气“入殡宫”,赋予了香气生命力。
  • 对仗:全诗结构工整,体现了诗人的修辞功力。

主题思想:全诗围绕哀悼与怀念展开,表达了对生命短暂的感慨和对逝者深切的思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兰草、蕙草:象征美好与高雅的事物。
  • 殡宫:象征死亡与离别。
  • 酒水:象征祭奠与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植物是什么?

    • A. 菊花
    • B. 兰草和蕙草
    • C. 玫瑰
    • D. 竹子
  2. 诗人用什么来祭奠逝者?

    • A. 水
    • B. 酒
    • C. 花
    • D. 香
  3. 诗中提到的湘东象征什么?

    • A. 生命
    • B. 忘却
    • C. 思念
    • D. 喜悦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离骚》屈原
  • 《长恨歌》白居易

诗词对比: 与屈原的《离骚》相比,王恽的诗更注重对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而屈原则在更宏观的层面探讨了生命与命运的关系。两者虽主题相近,但表达方式和情感基调却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研究》
  • 《王恽诗文集》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虞美人 虞美人·虹桥仙馆观武彝虹桥木,从兄伯澄郎中属题 虞美人 虞美人 虞美人(和赵承之送权朝美接伴) 虞美人 醉作 虞美人 虞美人 观来生缘新剧,择其尤感人者记以小词 虞美人 虞美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垂名竹帛 湓溢 韦字旁的字 言无伦次 锥刀 鼓字旁的字 辀张跋扈 包含瞀的词语有哪些 曼衍 失黏 木字旁的字 亠字旁的字 陶猗 尣字旁的字 风向草偃 涵今茹古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