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5:59: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5:59:27
虞美人
卧红堆碧纷无数。春事知何许。
班班小雨梨花。又是清明时候不归家。
伤春减尽东阳带。人道多情杀。
青春留下许多愁。分付与君今夜一齐休。
全诗翻译:
红花铺在碧草上,色彩纷呈,不知道春天的到来有多少。
细细的小雨如同梨花般飘落,已是清明时节,却不能归家。
伤感的春天已经减弱,东阳的阳光渐渐消退。
人们说多情的人终究是受伤的,青春留下了太多的忧愁。
今夜就把这些愁绪都告诉你,一同休息吧。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清明”是指一个传统的节日,通常是祭扫祖先的日子,也是春天的象征。“东阳”在古诗中常用来描绘春天的温暖与阳光,体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作者介绍:
沈端节,字子和,宋代词人,生于南宋时期,作品多以抒情见长,风格细腻而感性,常表现对生活的思考与情感的抒发。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春季,正值清明时节,诗人通过春天的景色引发对人生与情感的思考,表达了对青春的感慨和对家乡的思念。
这首《虞美人》以春天的景象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复杂情感。开头的“卧红堆碧”给人以生机勃勃的画面感,鲜艳的花朵和碧绿的草地形成了强烈的色彩对比,象征着春天的繁盛。然而,随着“春事知何许”的提问,诗人开始反思春天的意义,似乎暗含着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转眼间,清明时节的到来让诗人产生了归家的渴望与无奈,细雨如梨花般洒落,给人以哀愁的感觉。诗的后半部分逐渐转向对“多情”的思考,深刻揭示了情感的复杂性和青春的忧愁,最终以“分付与君今夜一齐休”作结,仿佛是对情感的寄托和释怀。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景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生命、青春和爱情的深刻思考,具有浓厚的抒情性与哲理性,引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青春、春天的感慨与对情感的深思,传达了人生无常和情感脆弱的主题,表现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爱人的依赖。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卧红堆碧”描绘的是哪种景象?
A. 秋天的落叶
B. 春天的繁花
C. 夏天的绿荫
“清明”节日的主要活动是什么?
A. 游玩
B. 祭扫祖先
C. 迎春
诗中提到“多情”这一词,暗含的意思是什么?
A. 多愁善感
B. 热情似火
C. 无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沈端节的《虞美人》更注重春天的景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李清照的词多描写女性的柔情与生活的细腻感受,而沈端节则通过春天的意象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爱情的感慨,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推荐书目: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沈端节的《虞美人》,并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提升对诗歌的感知和分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