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3:17: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3:17:36
我有绿绮琴,其材出空桑。
金徽映玉轸,音韵锵琳琅。
上弦感薰风,下弦来凤皇。
世耳不欲闻,子期今则亡。
愿持献重华,路阻川无梁。
我有一把绿色的瑶琴,它的材料出自空中的桑树。
金色的琴徽映照着玉质的琴轸,音韵清脆如钟磬。
上弦的声音仿佛感受到春风的温暖,下弦则传来凤凰的鸣叫。
然而世人却不愿倾听这样的音乐,知音子期如今已去世。
我希望能够把琴献给重华,可惜路途遥远,河流没有桥梁。
刘基,字伯温,号景先,明代初年杰出的诗人、政治家和军事家。他以深厚的文学造诣和高尚的品德而闻名,创作了大量诗词,表达了对国家、历史的深刻思考。刘基的作品常带有浓厚的个人情感与历史感,风格多样。
《感怀二十四首》是刘基在困境和失落中创作的,表达了他对知音的怀念、对音乐的热爱以及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对琴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音乐的热爱与对知音的深切怀念。开篇以“我有绿绮琴”引入,展现了琴的珍贵与优雅,强调了音乐的高贵性和艺术价值。接下来的“金徽映玉轸”则通过细腻的描写,进一步增添了琴的美感,音韵清脆的形象使人产生共鸣。
“上弦感薰风,下弦来凤皇”一句,运用了生动的意象,表现了音乐带来的春风般的愉悦和凤凰般的祥和,象征着诗人内心的理想与追求。然而,随即转向的“世耳不欲闻,子期今则亡”,则透露出一种失落感,子期的去世使得知音难觅,音乐的美好在世人中得不到应有的理解和欣赏。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重华的向往和献琴之路的艰难,隐喻着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与冲突。这首诗情感深邃,意象丰富,既有对音乐的热爱,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刘基深厚的文学修养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音乐的热爱与对知音的怀念,反映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以及对逝去的美好事物的感伤,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情感性。
绿绮琴的材质来源于哪里?
A. 山林
B. 空桑
C. 海洋
D. 古树
子期是谁?
A. 著名的琴师
B. 一位帝王
C. 一个诗人
D. 一位战士
诗中提到的“路阻川无梁”意指什么?
A. 道路宽广
B. 路途艰难
C. 交通便利
D. 河流清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