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桐乡冯母》

时间: 2025-08-09 13:10:01

诗句

三迁近俎苦霜时,一尺殊恩湛露垂。

自古男儿婴曰少,谁家嫠妇帝王知。

高斋客饭宁辞发,落叶寒机几断丝。

见说仙郎栖海曲,更无鱼鲊到塘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9 13:10:01

原文展示:

三迁近俎苦霜时,一尺殊恩湛露垂。
自古男儿婴曰少,谁家嫠妇帝王知。
高斋客饭宁辞发,落叶寒机几断丝。
见说仙郎栖海曲,更无鱼鲊到塘西。

白话文翻译:

在寒霜时节,三次迁移近到灶边,深厚的恩情如同露珠般滴落。
自古以来,男子被称为少,哪个寡妇能够被帝王所知?
高堂中的客人就算是饭菜丰盛,也不愿意辞别,寒风中落叶与寒机几乎已经断绝了丝线。
听说那位仙郎栖息在海曲,然而再也没有鱼和鲊子能到塘西。

注释:

  • 三迁近俎:指迁徙到厨房附近,俎是古代烹饪用的案板,暗示生活的困苦。
  • 一尺殊恩:指恩情深厚,形容感激之情。
  • 婴曰少:古代称男性为“少”,暗指年轻男子。
  • 嫠妇:即寡妇,失去丈夫的女性。
  • 高斋:高堂,指的是高贵的客厅。
  • 寒机:寒冷的机缘,象征着孤独和失落。
  • 仙郎:指神仙般的人物,寓意无可追寻的理想与渴望。
  • 鱼鲊:水中的鱼和腌制品,象征着生活的富足。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仙郎”与“海曲”可以联系到古代文学中理想化的人物,常常象征着人们向往的美好生活,而“嫠妇”则反映出女性在社会中的孤独与困境,对比出男性的地位与女性的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徐渭(1521-1593),字文长,号青藤,明代著名的诗人、画家、书法家。他的诗歌风格独特,常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徐渭一生屡遭挫折,诗歌中常流露出个人情感的抒发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徐渭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对女性命运的同情,结合自己的经历,表达对命运的无奈和对理想的渴望。

诗歌鉴赏:

《桐乡冯母》是一首蕴含深厚情感的诗作,徐渭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女性在社会变迁中的苦闷与孤独。诗的开头以“三迁近俎”引入,生动描绘了生活的艰辛与不易,隐喻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接下来的“一尺殊恩”则体现出对恩情的珍惜与感激。全诗情感深邃,层层递进,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有对社会现象的反思,展现了徐渭作为诗人的深刻洞察力。

诗中还通过“一尺殊恩”与“嫠妇”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女性的孤独与无助。最终以“仙郎”与“鱼鲊”结尾,既暗示追寻理想的无奈,又映射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最终的失落。整首诗在情感的起伏与意象的交错中展现出一种对人生的哲思,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三迁近俎苦霜时:生活艰辛,迁移频繁,生存环境恶劣。
    • 一尺殊恩湛露垂:感恩之情深厚,但生活依旧困苦。
    • 自古男儿婴曰少:男性的身份被强调,女性的悲惨命运被忽视。
    • 谁家嫠妇帝王知:对女性命运的同情,感叹社会对女性的忽视。
    • 高斋客饭宁辞发:对生活的无奈,宁愿忍受困境。
    • 落叶寒机几断丝:象征孤独的处境,生活中的艰难。
    • 见说仙郎栖海曲:对理想的向往,追求美好的生活。
    • 更无鱼鲊到塘西:象征失落与无奈,理想的破灭。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恩情比作露珠,形象生动。
    • 对仗:诗句之间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象征:如“鱼鲊”象征着富足与理想,反衬出生活的失落。
  • 主题思想:整首诗探讨了女性在社会中的孤独与困境,同时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展现出深刻的社会关注与人文关怀。

意象分析:

  • :象征着困苦与严酷的生活环境。
  • :代表着人际关系中的温情与感激。
  • 高斋:象征着社会地位与生活的富足。
  • 落叶: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孤独。
  • 仙郎:理想与追求,象征着人们心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三迁近俎”主要反映了什么? A. 生活的富裕
    B. 生活的困苦
    C. 对理想的追求

  2. “嫠妇”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幸福
    B. 孤独
    C. 富裕

  3. 诗的最后一句“更无鱼鲊到塘西”描绘了怎样的情感? A. 追寻理想的希望
    B. 理想的破灭与失落
    C. 生活的满足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红楼梦》中的诗词,涉及女性命运与社会地位的深刻探讨。
  • 李清照的词作,如《如梦令》,表达女性对爱情与生活的感悟。

诗词对比

  • 比较徐渭的《桐乡冯母》与李白的《将进酒》,前者关注女性命运与个人困境,后者则关注豪放的生活态度与对理想的追求,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与艺术风格。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秋晚野步 秋末入匡山船行八首 春晚寄卢使君 边上行 送刘相公朝觐二首 其二 大蜀皇帝潜龙日述圣德诗五首 其五 拟齐梁酬所知见赠二首 到蜀与郑中丞相遇 江西再逢周琏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足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管教 租布 站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舌字旁的字 无字旁的字 比字旁的字 牛金 奇山异水 朱唇皓齿 翘首以待 深中隐厚 儿字旁的字 火烧眉毛 至结尾的成语 猬锋螗斧 自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