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2 12:32: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2 12:32:34
杨梅
作者:陈景沂 〔宋代〕
止渴不相似,和羹凉亦同。
不思五和里,调济荷元功。
这首诗表达了对杨梅的独特感受。杨梅的清甜与其它饮食的解渴感是不同的,虽说凉和汤的味道也能消暑解渴,但都不是杨梅所特有的那种滋味。诗人在这里反映了对平凡食物的思考,不再沉迷于那些复杂的调味,而是更注重原材料的本质和独特。
“和羹”在古代文献中常用于表示调和的食物,象征日常生活的滋味。而“五和”则可能源自古人对美食调配的讲究,具体指五种调和的食材,体现了对饮食文化的深刻理解与追求。
作者介绍:陈景沂是宋代的一位诗人,生活于南宋时期。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贴近生活著称,常常从日常生活中汲取灵感,表达对简单事物的深刻感受。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一个盛夏的季节,正值杨梅成熟的时节,诗人通过对杨梅的赞美,传达了对于简单、自然味道的追求,反映出当时人们对自然与生活的思考。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种清新的生活哲学。诗人在首句中提到“止渴不相似”,直接表明了杨梅所带来的独特体验,强调了其与其他食物的不同之处。接下来的“和羹凉亦同”,则暗示了即便是常见的凉汤也无法比拟杨梅的清爽。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杨梅的独特性,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简单幸福的珍视。诗的后两句“不思五和里,调济荷元功”,则引导读者思考食物的本质和调味的复杂性。诗人似乎在倡导一种回归自然、珍惜当下的生活态度。整体来看,诗歌不仅是一种味觉的享受,更是一种哲学的思考,让人在品味食物的同时,反思生活的真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杨梅的描写,传达了对自然、简单生活的珍视与向往,反映出一种清新自然的生活哲学。
意象词汇:
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杨梅不仅是一种美味的水果,也象征着生命的清新与活力,反映出对自然的敬重与热爱。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止渴不相似”指的是哪种水果?
“不思五和里”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态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安石的《梅花》同样表现了对自然的赞美,但更侧重于梅花的坚韧与高洁,而陈景沂的《杨梅》则偏重于对简单生活的珍视与自然美味的追求。
以上资料可用于进一步了解诗词的创作背景、诗人风格及当时的社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