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舟中元夕雨作三首》

时间: 2025-05-11 00:56:18

诗句

佳辰三五是今宵,恰则今宵细雨飘。

天念孤舟人寂寞,不教月色故相撩。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00:56:18

原文展示:

佳辰三五是今宵,恰则今宵细雨飘。
天念孤舟人寂寞,不教月色故相撩。

白话文翻译:

今夜是元宵佳节,正巧今晚细雨飘洒。
天知道孤舟上的人多么寂寞,不让月色轻易挑逗他的情思。

注释:

  • 佳辰三五:指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
  • 恰则今宵:正好是今晚。
  • 细雨飘:细雨轻轻飘洒。
  • 天念:天意、天公关心。
  • 孤舟:孤独的小船。
  • 相撩:挑逗、引诱。

典故解析:

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象征着团圆和庆祝。诗中提到的“月色”与“孤舟”形成鲜明对比,暗示着孤独与渴望的情感。元宵节本应是团圆的时刻,但诗人却在孤舟中感受到孤寂,这种反差引发了深刻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擅长描绘自然景物,情感细腻,作品多表现对生活的观察和对社会的关怀。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用白话表达深刻的思想。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元宵节的细雨之际,诗人身处孤舟,感受到节日的热闹与自身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了他对节日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元宵节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孤独的感慨。诗的开头用“佳辰三五是今宵”引入节日的主题,营造出一种喜庆的气氛。然而,随即转入“恰则今宵细雨飘”,细雨的描写不仅渲染了氛围,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接着“天念孤舟人寂寞”一句,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在孤舟中对节日团圆的渴望与无奈。最后一句“不教月色故相撩”,更是将孤独与自然的联系表现得淋漓尽致,月光作为节日的象征,却因为孤独而显得格外无情。整首诗在细腻的情感与景物描绘中,展示了诗人深刻的内心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佳辰三五是今宵:说明今夜是元宵佳节,时间背景明确。
  2. 恰则今宵细雨飘:细雨的出现,带来了与节日的气氛相反的情感。
  3. 天念孤舟人寂寞:天意似乎关注着孤舟上的人,强调了寂寞的感受。
  4. 不教月色故相撩:月光不再引发人的思念,反而加重了孤独的情绪。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佳辰三五”和“今宵细雨飘”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天赋予情感,表现出一种关怀的态度。
  • 意象:孤舟、细雨、月色等意象交织,增强了情感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元宵节的描绘,表达了对孤独的深刻感受。尽管节日的气氛应是欢庆的,但诗人却在孤舟中感受到深切的寂寞,反映了人生的无奈与思索。

意象分析:

  • 佳辰:象征团圆与喜庆。
  • 细雨:代表哀愁与孤寂。
  • 孤舟:暗示孤独与漂泊。
  • 月色:象征思念与美好但又无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元宵节通常是哪一天?
    A. 正月初一
    B. 正月十五
    C. 正月三十
    D. 二月初二

  2. 诗中提到的“孤舟”象征着什么?
    A. 欢庆
    B. 旅行
    C. 孤独
    D. 财富

  3. “不教月色故相撩”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孤独
    C. 思念
    D. 悲伤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表现了思乡与孤独的情感。
  • 《月夜忆舍弟》(杜甫):表达了对家人的思念与节日的孤寂。

诗词对比: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与《舟中元夕雨作三首》对比:两首诗都涉及孤独,但李白的诗更侧重于历史的思考,而杨万里的诗则聚焦于个人的情感体验。

参考资料:

  • 《杨万里诗集》
  • 《宋代诗词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高阳台 高阳台 高阳台 隐语有述 高阳台 浣纱 高阳台 烛泪 高阳台 激光歌舞会 高阳台 题赵仲穆作陈野云居士山水便面 高阳台 高阳台 其一 病眼迷糊,若有所触,即就床沿书此,𡩡解人不易得也 高阳台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欠字旁的字 食字旁的字 釆字旁的字 东扭西歪 碍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自贼 遗珥堕簪 蛮床 至字旁的字 示字旁的字 言来语去 三顾茅庐 国人 谦受益,满招损 油画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羞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谮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