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9 03:17: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9 03:17:09
声声慢·衡门养浩
作者:刘志渊〔元代〕
衡门养浩,匮玉藏辉,营营守拙忘机。
手握乾坤,身生万化维持。
气滚三田日日,斡一渠流转时时。
百骸理,显琼浆止渴,玉液充饥。
浴出元神妙体,契圆成,了了动静熙熙。
不没不生,虚界体段无疵。
卓尔惺惺独立,傲空空实际无为。
乐真趣,显德风远扇,道纪高提。
在衡门内修养浩然之气,珍宝虽匮乏却藏着辉煌,日复一日地守护着朴素,忘却了世俗的机巧。
手握乾坤,身心与万物的变化相维持。
气息如同那三田的水流,日日流转,时刻变化。
体内的百骸理顺,展现出如琼浆般的甘露,解渴又充饥。
洗净元神,形成妙体,动静之间和谐安宁。
不生不灭,虚空的本体没有瑕疵。
卓然独立,傲然于空,实际却无所作为。
乐于真趣,德行的风远扬,法则的纪纲高扬。
刘志渊,元代诗人,以其道教思想和对宇宙自然的深刻理解而著称。他的诗风往往融合了哲理与自然之美,表达了对生命和存在的思考。
《声声慢·衡门养浩》写于元代,一个充满动荡与变革的时代。诗人通过修身养性的方式,探讨了人在纷扰社会中如何保持内心的宁静与自我,反映出对道教理想的追求。
《声声慢·衡门养浩》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词作,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宇宙及自我的深刻思考。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和比喻,描绘了一个理想的修身养性境界。在这首词中,诗人通过“衡门”这一意象,象征着一种宁静的环境,适合内心的修养与提升。诗的开头便以“养浩”开始,强调了内心浩然之气的培养,暗示修身的重要性。
整首词在语言上简练却意象丰富,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强调“身生万化维持”,体现了道教的“无为而治”思想。诗中反复出现的“气”与“流转”,不仅描绘了自然的韵律,也隐喻着生命的变迁与无常。通过“显琼浆止渴,玉液充饥”等描写,诗人传达了一种内心的满足与安宁。
后半部分“卓尔惺惺独立,傲空空实际无为”,则表明一种超然的境界,强调在喧嚣中保持自我,达到一种无所作为的自在。整首词不仅在形式上具有音乐性,同时在内容上也引发人对生命的深思,令人感受到一种超脱与宁静的美。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探讨内心的修养与自我超越,表现了诗人对道教哲学的理解与追求。强调在纷扰的现实中,通过修身养性达到一种超然的境界,寻求心灵的宁静与满足。
《声声慢·衡门养浩》的作者是?
A) 李白
B) 刘志渊
C) 杜甫
D) 白居易
“不没不生”这一句表达的意思是?
A) 生命的短暂
B) 超越生死的状态
C) 追求财富
D) 忍耐痛苦
“气滚三田日日”中的“三田”指的是什么?
A) 三个田地
B) 一种水流
C) 三种气息
D) 三个方向
《静夜思》与《声声慢·衡门养浩》都反映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思考。李白的诗更多地表现了乡愁与孤独,而刘志渊则强调了修身养性的哲理,展现出一种超然的境界。
通过上述内容,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声声慢·衡门养浩》的深刻意蕴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