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3:58: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3:58:58
恹恹病起,似听啼鹃语。斜日西沉洞庭树。
甚秋风只解,吹雨吹霜,能解得,吹我归回家去。
沅江流日夜,后浪前波,一律雄心渐消与。
等摸遍阑干,开遍林花,空惹起忧务无数。
问芳草离离满天涯,更何事孤怀,独凝故宇。
我病得无精打采,仿佛听到杜鹃的啼鸣。
夕阳西沉,映照着洞庭湖边的树木。
这秋风只懂得吹起雨和霜,何时能把我送回家去?
沅江水日夜流淌,浪涛此起彼伏,英雄的雄心渐渐消失。
我遍摸栏杆,欣赏遍林的花,却无端引起无数惆怅。
我问那满天涯的芳草,孤独的心怀,还有什么值得留恋,独自凝视故乡的宇宙?
作者介绍:宁调元(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名宁,字调元,号伊川。其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表达个人情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这首《洞仙歌 其二 初秋偶》创作于初秋时节,诗人因病在家,感受到秋日的萧瑟与内心的孤独,借景抒情,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
《洞仙歌 其二 初秋偶》是一首充满秋意与思乡情的诗作。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开篇“恹恹病起,似听啼鹃语”,诗人以病态的感受切入,表现出一种无力与惆怅。此时,杜鹃的啼鸣不仅是自然的声音,更是一种对故乡深切的呼唤。
接下来的“斜日西沉洞庭树”,夕阳下的洞庭湖边树木的意象,既描绘了自然的美景,也暗含了时光的流逝与人生的短暂。秋风吹起的雨和霜,象征着季节的变换,也在无情地提醒着诗人归家的渴望。
“沅江流日夜,后浪前波”,这句通过水流的变化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波动与雄心的渐渐消逝,似乎在感叹岁月的无情与个人理想的破灭。随着对栏杆的摩挲与林花的欣赏,诗人却感到无尽的忧虑与愁苦。
最后一问“问芳草离离满天涯”,更是把诗人的孤独与失落推向高潮,表达出对故乡的依恋与对人生的思考。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鲜明,展现了深刻的哲理与对自然的深切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思念,表达了对人生无常与理想破灭的感慨,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恹恹病起”意指:
A. 精力充沛
B. 病态无力
C. 心情愉快
D. 归心似箭
诗人通过“秋风”想表达什么?
A. 对自然的热爱
B. 对季节的感慨
C. 对人生的无奈
D. 对故乡的思念
“沅江流日夜”中的“沅江”主要象征:
A. 时间的流逝
B. 人生的理想
C. 自然的美景
D. 诗人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这一分析为读者提供了对《洞仙歌 其二 初秋偶》的全面理解,希望能激发对古诗词的兴趣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