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18: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18:08
寒食日游百花亭
作者: 陈与义 〔宋代〕
晴气已复濁,虚馆可淹留。
微花耿寒食,始觉在他州。
自闻鼙鼓聒,不恨岁月流。
乱代有今夕,兹园况堪游。
云移树阴失,风定川华收。
曳杖新城下,日暮禽语幽。
群行意易分,独赏兴杂周。
永啸以自畅,片月生城头。
这段时间的天气虽然已经变得晴朗,但我的心情却仍然感到浑浊不清,空寂的馆舍让我留连忘返。寒食节的微花让我感到一丝寒意,才意识到自己身处他乡。耳边传来鼓声阵阵,虽然没有怨恨时光流逝,但心中难免感慨。在动荡的时代里,今天的夜晚是多么值得珍惜,这园子里更是适合游玩。云彩变幻,树荫渐渐消失,微风平息,河边的花朵也渐渐凋零。我在新城的山脚下缓缓行走,夕阳西下,鸟儿的鸣叫声显得格外悠远。同行的人各自分散,我独自品味这一刻的情趣,心中感慨万千。于是我长啸一声,感到无比畅快,月光洒在城头,愈发显得清幽。
寒食节源于春秋时期,传说与介子推有关,纪念忠臣介子推不求功名,隐居山林。作者在寒食节的游玩中,感受到时光流逝与身处异乡的惆怅,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陈与义,字履道,号静斋,宋代诗人,擅长山水诗、边塞诗,其作品常蕴含深厚的人生哲理和时代感慨。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细腻。
本诗创作于寒食节,正值春天,诗人游览百花亭,借景抒情,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身世浮沉的感慨。
《寒食日游百花亭》是一首富有哲理与情感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反映了自己的内心情感。在晴朗的日子里,诗人却感到心情的沉重,表明了对过去的眷恋与现状的不满。寒食节的微花,虽美丽却又让人感到一丝寒意,暗示着诗人对流逝时间的感慨。
诗中的“鼙鼓”声传来,仿佛提醒着诗人:即使岁月流逝,也不能停下前行的脚步。这种矛盾的情感贯穿全诗,既有对往昔的追忆,又有对未来的期待。特别是在“群行意易分,独赏兴杂周”一句中,诗人表现了独自欣赏的乐趣与忧伤,体现了人际关系的疏离与孤独。
最后一句“永啸以自畅,片月生城头”,用啸声表达内心的畅快,片月映照在城头,画面宁静而又清幽,给人以深思。全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感慨,具有深厚的哲理性。
整首诗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对历史变迁的感悟。诗人在游玩时的孤独与享受相互交织,构成了丰富的情感层次。
诗中提及的节日是什么?
诗人习惯在什么地方游玩?
诗中提到的“鼙鼓”象征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