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黄河》

时间: 2025-05-09 03:19:41

诗句

何处发昆崙,连乾复浸坤。

波浑经雁塞,声振自龙门。

岸裂新冲势,滩馀旧落痕。

横沟通海上,远色尽山根。

勇逗三峰坼,雄标四渎尊。

湾中秋景树,阔外夕阳村。

沫乱知鱼呴,槎来见鸟蹲。

飞沙当白日,凝雾接黄昏。

润可资农亩,清能表帝恩。

雨吟堪极目,风度想惊魂。

显瑞龟曾出,阴灵伯固存。

盘涡寒渐急,浅濑暑微温。

九曲终柔胜,常流可暗吞。

人间无博望,谁复到穷源。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3:19:41

原文展示

何处发昆崙,连乾复浸坤。波浑经雁塞,声振自龙门。岸裂新冲势,滩馀旧落痕。横沟通海上,远色尽山根。勇逗三峰坼,雄标四渎尊。湾中秋景树,阔外夕阳村。沫乱知鱼呴,槎来见鸟蹲。飞沙当白日,凝雾接黄昏。润可资农亩,清能表帝恩。雨吟堪极目,风度想惊魂。显瑞龟曾出,阴灵伯固存。盘涡寒渐急,浅濑暑微温。九曲终柔胜,常流可暗吞。人间无博望,谁复到穷源。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黄河的壮丽景象和深远意义。诗中,“昆崙”指黄河发源地,黄河从这里出发,连绵不断,波涛汹涌,声势浩大。黄河流经的地方,岸边裂开,滩涂留下旧时的痕迹。黄河横贯东西,远处的景色尽收眼底。黄河在三峰之间勇猛地穿梭,显示出其作为四渎之首的雄伟。湾中的秋景树,远处的夕阳村,都因黄河而显得更加生动。黄河的水沫显示出鱼儿的活跃,河边的鸟儿也在这里栖息。黄河在白日中卷起沙尘,在黄昏时凝聚雾气。黄河的滋润可以滋养农田,其清澈也象征着帝王的恩泽。黄河的雨声令人心旷神怡,风度令人惊叹。黄河中曾出现过象征吉祥的龟,阴灵伯也在这里守护。黄河的漩涡在寒冷中逐渐加剧,浅滩在暑气中微微温暖。黄河虽曲折,但最终柔和而胜,常流不息。人间虽无博望,但谁能到达黄河的源头呢?

注释

  • 昆崙:指黄河的发源地,即昆仑山。
  • 乾、坤:分别代表天和地,这里形容黄河的广阔和深远。
  • 雁塞:指黄河流经的险要之地。
  • 龙门:黄河上的一个著名地点,传说鲤鱼跃龙门可化龙。
  • 三峰坼:指黄河流经的三座山峰。
  • 四渎尊:指黄河、长江、淮河、济水并称中国古代四大河流,黄河为首。
  • 博望:指博望坡,古代著名的军事要地,这里比喻到达黄河源头的困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薛能,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多描绘自然景色,风格清新,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在薛能游历黄河时所作,通过对黄河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壮丽景色的赞美和对黄河深远意义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黄河的描绘,展现了其壮丽的自然景观和深远的历史文化意义。诗中,“何处发昆崙,连乾复浸坤”描绘了黄河的源头和其广阔的流域,显示出黄河的雄伟和深远。“波浑经雁塞,声振自龙门”则通过具体的地点和景象,进一步强化了黄河的壮丽和声势。诗中的意象丰富,如“湾中秋景树,阔外夕阳村”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润可资农亩,清能表帝恩”则赋予了黄河以文化和政治的意义,体现了诗人对黄河的深刻理解和赞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何处发昆崙:黄河从昆仑山发源,象征着黄河的起点和其深远的历史。
  • 连乾复浸坤:黄河连绵不断,波涛汹涌,象征着黄河的广阔和深远。
  • 波浑经雁塞:黄河流经险要之地,波涛汹涌,显示出黄河的壮丽。
  • 声振自龙门:黄河在龙门处声势浩大,传说鲤鱼跃龙门可化龙,象征着黄河的神奇和壮丽。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波浑经雁塞”中的“波浑”比喻黄河的波涛汹涌。
  • 拟人:如“勇逗三峰坼”中的“勇逗”赋予黄河以人的性格,显示出黄河的勇猛和活力。

主题思想

  • 这首诗通过对黄河的描绘,展现了其壮丽的自然景观和深远的历史文化意义,表达了对自然壮丽景色的赞美和对黄河深远意义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昆崙:黄河的发源地,象征着黄河的起点和其深远的历史。
  • 乾、坤:分别代表天和地,这里形容黄河的广阔和深远。
  • 雁塞:黄河流经的险要之地,象征着黄河的壮丽和险峻。
  • 龙门:黄河上的一个著名地点,传说鲤鱼跃龙门可化龙,象征着黄河的神奇和壮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何处发昆崙”中的“昆崙”指的是什么?

    • A. 黄河的终点
    • B. 黄河的发源地
    • C. 黄河的一个著名地点
    • D. 黄河的一个险要之地
  2. 诗中“波浑经雁塞”中的“雁塞”指的是什么?

    • A. 黄河的终点
    • B. 黄河的发源地
    • C. 黄河的一个著名地点
    • D. 黄河的一个险要之地
  3. 诗中“声振自龙门”中的“龙门”是什么意思?

    • A. 黄河的终点
    • B. 黄河的发源地
    • C. 黄河的一个著名地点
    • D. 黄河的一个险要之地

答案

  1. B
  2. D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描绘了黄河的壮丽景色,与薛能的这首诗有相似之处。
  • 李白的《将进酒》:虽然主题不同,但同样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豪迈情怀。

诗词对比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与薛能的《黄河》:两者都描绘了黄河的壮丽景色,但王之涣的诗更加注重对黄河的宏观描绘,而薛能的诗则更加注重对黄河的具体景象和深远意义的描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代诗歌选》:收录了众多古代诗人的作品,包括薛能的这首诗。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包括诗歌的发展和特点。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八月十五日 采莲曲二首 桂州腊夜 塞下曲 塞上曲·胡风略地烧连山 塞下曲 咏史 / 和蕃 霁雪 / 韩舍人书窗残雪 移家别湖上亭 春江花月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土字加一笔常用字汇总_土字加笔画的汉字详解 秃宝盖的字 贺函 舆人之诵 包含衽的词语有哪些 无头告示 引吭高声 包含嚎的词语有哪些 描写天气的四字词语大全_丰富天气表达的词汇 宴适 玄字旁的字 麦字旁的字 比字旁的字 吞言咽理 殃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天浆 行进 菊的繁体字怎么写?菊字繁体书写技巧与笔画顺序详解 拼音zi的汉字汇总_zi的常用字详解 摸黑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