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0:24: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0:24:05
寒食未明至湖上太守未来两县令先在
城头月落尚啼乌,乌榜红舷早满湖。
鼓吹未容迎五马,水云先已飏双凫。
映山黄帽螭头舫,夹道青烟鹊尾炉。
老病逢春只思睡,独求僧榻寄须臾。
在寒食节的清晨,湖上太守尚未到来,两个县令已经先行到达。城头的月亮尚未落下,乌鸦依旧啼鸣;黑色的船和红色的船早已在湖中汇聚。乐声未曾奏起,迎接五匹马的队伍;水面上云雾缭绕,早已飘起了两只野鸭。映照着山的黄帽子和龙头船,夹道两边弥漫着青烟和鹊尾炉的香气。年老多病,遇到春天只想安静地睡觉,独自寻找和尚的床榻暂时安歇。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诗人、词人、书法家,文学成就斐然,作品内容丰富,风格多样。他的诗词常融合哲理与人生感悟,展现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寒食节前夕,表现了作者在湖边的独处情景,既有自然景观的描绘,又蕴含着对人生的思考。在节日的气氛中,诗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但因年老多病,内心却渴望一份宁静与安逸。
这首诗描绘了寒食节前一刻的湖上景象,运用了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细致观察和对人生感悟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城头月落尚啼乌”,通过描绘清晨的宁静场景,引导读者进入诗的意境当中。接下来,乌船与红舷的描写,形成了一幅美丽的湖上画卷。乐声未起,水面上云雾缭绕,双凫翱翔,营造出一种轻松自在的氛围。
然而,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内心的孤独和疲惫感逐渐显露。最后两句“老病逢春只思睡,独求僧榻寄须臾”,表达了诗人对安宁和休息的渴望,反映出对生命的感悟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整体而言,这首诗在描绘自然美的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对岁月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苏轼特有的哲理性与人文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向往与对安宁生活的渴望,反映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在欢庆节日的热闹背后,流露出一种孤独与疲惫的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什么?
诗人对春天的感受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两种船的颜色是什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