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00:42: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00:42:23
蜷局盐车万里蹄,忽逢良鉴始能嘶。不缘伯乐称奇骨,几与驽骀价一齐。
一只蜷缩的马,在盐车上走过万里,偶然遇到良好的镜子,才开始发出嘶鸣。并不是因为伯乐的称赞才显得与众不同,实际上,它的价值与劣马并无太大区别。
汪遵,唐代诗人,字君度,号檀板,出生于南朝,后世称其为“诗家”。他的诗歌风格既有豪放也有细腻,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
这首诗写于汪遵遭遇困境、人生迷茫之际,体现了他对自身价值的思考和对社会现状的不满。通过对比马的价值与环境的关系,诗人反映了对人才被埋没的忧虑。
《吴坂》通过马的意象,深刻地探讨了个人才能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在这首诗中,蜷缩的马在漫长的旅途中,象征着遭遇困境的人生。诗的开头以“蜷局盐车万里蹄”展现了这种艰辛的形象,突显了生活的不易。接着,偶然遇到“良鉴”,说明只有在特定的环境下,才能显示出自己的价值和才能,正如人才需要被识别才能得到发展的机会。
而“伯乐称奇骨”则进一步揭示了社会对人才的偏见,往往只有那些被认可的人才能获得机会。诗人通过对比“几与驽骀价一齐”,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不满,指出即使是优秀的个体,在没有良好环境和机会的情况下,仍然会被淹没于平庸之中。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悲凉的,表达了对社会的不满与对个人命运的无奈,具有深刻的哲理和社会意义。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探讨个人才能与社会环境的关系,揭示了社会对优秀人才的忽视,以及在困境中的无奈和悲哀。
诗中提到的“伯乐”是象征什么?
A. 出色的马
B. 善于识马的人
C. 荒凉的环境
D. 艰难的旅程
“蜷局盐车万里蹄”中的“万里”指的是:
A. 旅途的漫长
B. 马的年龄
C. 盐的数量
D. 马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