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02:49: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02:49:12
细腰宫
作者: 汪遵 〔唐代〕
鼓声连日烛连宵,
贪向春风舞细腰。
争奈君王正沈醉,
秦兵江上促征桡。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盛大的宴会场景,鼓声不断,烛光摇曳,夜晚也被春风的气息所陶醉。舞者们在春风中翩翩起舞,尽情展现着她们的优美身姿。然而,正当人们沉浸在欢乐的氛围中,君王却因酒醉而迷失自我,无法做出理智的决策,而在江上的秦兵却急切地催促出征的船只。
汪遵,唐代诗人,性格豁达,风格多变。他的诗歌常常反映出对人生、自然的思考以及对社会现象的关注。
这首诗创作于一个政治动荡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宴会场景与战争的对比,表达了对君王昏庸和国家命运的忧虑。
《细腰宫》以生动的景象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唐代社会的两面性。诗的开头描绘了欢快的宴会,鼓声和烛光交织,构筑了一个热烈而美丽的夜晚。舞者在春风中翩翩起舞,展现出青春的活力与美丽。然而,在这欢愉的表象下,隐藏的是对国家未来的忧虑。随着诗意的深入,诗人将视角转向君王,指出他因酒醉而无法做出明智的决策,表明了对政治昏庸的批判。
诗中“秦兵江上促征桡”一语,直接引入了战争的主题,带来了强烈的对比,令人感受到欢乐与悲哀的冲突。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的情感张力,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安与动荡。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情感,成功地传达了诗人对国家、对社会的深切关注,令人深思。
整首诗探讨了在欢愉的表象下,国家与个人的悲哀与无奈,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的深刻关怀。
诗中“鼓声连日”表现了什么样的氛围?
“君王正沈醉”中反映了什么样的情感?
诗中提到的“秦兵”象征着什么?
《细腰宫》与《月夜忆舍弟》均反映了对社会现象的关切,但《细腰宫》侧重于欢愉与忧虑的对比,《月夜忆舍弟》则更注重亲情与思念的表达,两者在情感基调上存在差异。